权威发布|打造精品片区 建设美丽乡村

  爱东营讯 7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乡村振兴东营样板”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广饶县打造广饶街道乘南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新闻发布会。

  “广饶街道乘南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是我们着眼全县乡村振兴发展大局,结合片区优势基础和区位特点,按照‘城乡融合、产业融合、五大振兴协同推进’的整体思路,以圆茄、西红柿、西葫芦等蔬菜产业为基础,链接县城产业资源、孙武湖旅游资源,聚力打造集民俗体验、休闲游憩、生态民宿、农业科普、观光采摘、康养医养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2022年,乘南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优异成绩创建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广饶县副县长王茗介绍。

  目前,乘南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内有386个高标准的设施农业蔬菜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1200亩,“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11个,并注册了“丽日田园”商标和“广饶圆茄”地理标志。优势突出的地理区位,适宜发展近郊休闲观光农业和医养康养服务,乘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萱花开·颐养中心、城南往事主题公园、乡村记忆体验馆等一批关键节点项目建成投用,还有大批在建项目,提升了片区的整体竞争力。

  乘南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聚焦人才振兴,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依托乘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对引进的能够对重点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有重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人才团队和科研机构,给予特别优惠政策,并组织科技人员下乡进行技术指导,实现农民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创新乡村人才发展机制,建立2家综合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开展“大竞赛、大比武”系列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组织参加新型农民职称评定,现有农民农艺师9人,其中1人获“齐鲁之星”称号,3人获得县“乡村之星”称号。

  同时,聚焦文化繁荣和环境改善,支持发展瓜果采摘、休闲垂钓等农业项目,用活用好康养小镇、城南往事主题公园等项目,打造集生态疗养、民俗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城乡融合发展型乡村旅游片区。积极申报艾香黑膏药等市级非遗项目,组建非遗展演团队。在桥头王、弓手刘等15个村分别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实施农村基础设施三年提升行动,实现人居环境整体提升。桥头王村按照“街道牵头、企业主导、村民自愿、整体运营”的模式,实现整村搬迁,建成徽派建筑特色的新村,2022年创建为省级景区化村庄。

  另外,乘南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坚持党建引领,把强村富民放在优先实施的重要位置,先后发展了东马蔬菜大棚、贾家蝴蝶兰花卉等一批突破项目,带动村民年均增收4万元左右。加强村企联建和项目运营,帮助赋闲农民实现就业增收。

  “在乘南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内,我们实施了一系列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带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实现了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探索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美化了片区生态环境,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全力打造精品片区、美丽宜居乡村。”广饶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王兵杰说。

  (记者 王苗苗)

责任编辑:衣笠玮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