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故事丨党旗引领风帆劲 砥砺奋进谱新篇——东营市党建工作综述

爱东营讯 当下的东营,骄阳似火,同天气一样火热的是全市人民群众在鲜红党旗引领下,实干担当、拼搏奋进的热情。

资料图

东营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进程中,始终飘扬着指引方向的鲜红党旗,凝聚着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迸发出的巨大动能。在机关、在农村、在社区、在非公企业、在项目建设一线,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是靓丽风景线,也是这座城市奋进路上的中流砥柱。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推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关键一年,东营市在服务大局中坚守政治方向,在聚焦主业中把握职责定位,在稳中求进中积极担当作为,推动我市党建工作不断打开新局面、取得新成效,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推动了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行稳致远。

凝心铸魂,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加强

中组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公务员对口培训班、全省新一代民营企业家暨全省优秀中青年民营企业家培训班、西藏自治区委党校中青班以及聊城市、日照市、临沂市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专题班次陆续举办……揭牌成立不足一年的山东生态文明学院始终忙碌着、成长着、收获着。自揭牌以来,学院先后承办有关培训班次21期,培训1726人次。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东营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做到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到哪里,理论武装就跟进到哪里。每次中央全会、重要活动后,东营都举办专题学习(培训)班,已连续3年举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读书班,近5年累计举办为期3至7天的集中培训10轮,实现县处级干部全覆盖;市委党校1个月以上主体班次,均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单独教学板块;深入挖掘开发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场教学点,特别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提出的关于生态保护、盐碱地农业、能源安全、安居富民等重要指示要求,打造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现场教学点20个,促进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聚焦抓好党员学习教育,建设“灯塔书屋”阅读体系,深入实施乡镇(街道)党校“迭代升级”工程,统筹推进“我和我的支部”“发现榜样”“我来讲党课”三项活动,部署开展“五个一”党员教育系列活动……今年以来,我市迅速行动,大规模、高密度、全覆盖开展系列教育培训活动,累计培训党员群众6.73万人次。学理论,增本领,全市上下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汇聚了力量。

强基固本,基层党建不断开创新局面

3月初,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幸福家园社区学院里,来自城市基层治理领域的专家先后进行专题授课,为58名社区代表现场答疑解惑。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锦华社区负责同志表示,学院链接的省内外专家、教授传授的知识为基层工作者解决难题提供了方向,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社区治理的能动性。

在东营区黄河路街道玉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楼前的广场上,公益理发、防诈骗宣传、电器修理等几十个公益服务项目在广场两侧排开,为附近居民和志愿者提供服务。这样热闹的场景,被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公益市集”。去年以来,我市社区党组织领办公益市集1232场次,推动21万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参与治理。

资料图

打造具有人情味、烟火气的熟人社区,人人都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是东营城市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建设的目标。实践中,我市以优化组织体系、创新基层治理机制为先导,以城市社区为主阵地,以幸福家园创建为总抓手,把一个个城市社区打造成为组织有力、邻里有爱、生活有质、治理有效、和谐有序的幸福共同体,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我市已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县委书记任主任的市、县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形成市、县、街道三级贯通的统一领导体制。

为服务好社区群众,我市分类制定全龄服务、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等6大服务标准和内容,紧盯“一老一幼”,累计开办了321处社区“幸福食堂”、养老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还新建和改造提升528处党群服务中心(驿站),并实行24小时值班、错时延时服务等制度,让为民服务落到实处。为解决组织力量“落不到底、抓不到边”的问题,坚持把居民小区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基本单元,推动辖区1166个居民小区全部实现党组织覆盖,829名党组织书记专职专干,4万名机关干部担任“兼职楼栋长”,平时服务,急时冲锋,实现了党建引领具体化、治理服务精细化;坚持高标准建设山东幸福家园社区学院,将社区书记纳入县区党委组织部管理,常态化开展书记擂台比武等活动,将符合条件的城市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打造起一批有本领、有干劲、有活力的幸福家园建设人才队伍。今年3月份,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

资料图

在农村,我市坚持把党旗插在乡村振兴最前线,聚焦村级班子建设、软弱涣散村整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重点任务,持续用劲发力。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头雁领航”工程,全市域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创新实施村干部分工备案履单管理,分级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全面激发“头雁”干事动力。将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引导村班子干事创业的重要抓手,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计划,十年如一日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质量,全市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6.6%,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5%。

在新兴领域,我市部署开展集中攻坚行动,深化园区“整园提升”,全市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建成党群服务中心,片区党建工作模式全面推广;推进产业链“红链赋能”,依托骨干产业建立产业链党组织27个,在链上企业新组建党组织42个。我市新就业群体党建也加速发展,市县全部成立快递、外卖、直播电商、危化品运输等行业党委,2700余名快递外卖小哥担任“移动网格员”,及时发现反馈安全隐患等治理问题。为发挥示范点引领作用,我市培育县级以上示范点310余个,带动企业、商圈、楼宇、市场等党建提质增效……新兴领域党建实起来、活起来,抓党建促发展的“红色引擎”更加有力。

选贤任能,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记者 于中平

东营市2022年度“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综合表彰暨作风建设大会提出:“全市上下要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提升行动,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倡树‘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的鲜明导向,以干部队伍精神的大提振、作风的大转变,推动工作的大改进、事业的大发展,塑造东营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会议的召开吹响了作风建设“集结号”,发出了实干担当的“动员令”。 

“以考定向、以考促干、以考识人、以考提效”。去年以来,我市把考核作为提升干部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聚焦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为载体,重构新时代考核体系,既统筹各类考核“握指成拳”,又突出向关键难题“攻坚突破”,统筹推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公务员考核有机融合,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去年以来,我市聚力锻造勇担战略使命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谋划实施年轻干部一线优培计划,选派7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项目、双招双引、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基层党建等五个重点一线,进行为期1年的实践锻炼,抓实跟踪培养、管理考核和择优使用,着力探索构建干部“到一线培养、在一线成长、从一线选拔”的选育管用工作机制……年轻干部聚力服务大局,在实打实、硬碰硬的实践历练中,增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和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全市年轻干部“蓄水池”也愈加充盈,领导班子建设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全面提高。

为督促各级各部门单位、广大干部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我市部署实施“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市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督促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实际开展联系服务。1664个村、232个社区、1000家企业、100个项目工地,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发现问题、倾听呼声、汲取智慧、解决问题、推进发展,切实做到“用心”“用情”“用力”,用“实打实”作风赢得群众和企业认可。

为锤炼干部作风,我市进一步突出服务大局,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创新开展公务员专项考核,专项考事、知事识人。聚焦乡村振兴、企业发展等基层一线,持续做好干部下派工作。强化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日常监督体系,将干部管理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鲜明导向、务实举措,激活了全市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持续巩固了我市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求贤若渴,新时代人才工作全面起势

记者 于中平

今年年初,我市召开的人才引领“四链”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突出人才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构建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四链”融合发展体系,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基础支撑。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市把人才引领“四链”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重大任务抓紧抓好,进一步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为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市县两级成立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人才新政40条”……一个个高质量会议、一项项制度举措环环相扣,充分彰显了我市新时代人才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不断完善。

东营对全市人才政策进行整合升级,构建“1+N”人才政策支持体系,我市顶尖人才支持、大学生补贴、引领型平台建设等政策标准达到全省前列。开展人才政策进机关、进学校、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五进”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2022年全市新引进博士118人、硕士1441人、大学生2.68万人,较2021年大幅跃升,引进人才数量是东营生源毕业生的2倍以上,人才政策对人才集聚的驱动效应显著。

求贤若渴的东营,对高端人才实施“引领型”平台建设计划,签约引进24个院士团队,以顶尖人才赋能“四链融合”;在海内外重要节点城市设立人才工作站,遴选首批20名“梦想东营合伙人”,大力开展“以才引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560个;举办2023年“黄河入海·才聚东营”人才引进活动新闻发布会、顶尖人才直通车、东营——名校人才直通车、东营学子家乡行等系列引才活动,累计发布岗位3.3万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3万人次,为1200余家企业解决人才需求,人才招引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良好的人才环境,必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目光”。今年,我市高规格举办首届盐碱地技术创新大会、第一届黄河三角洲“碳中和”专家行、黄河三角洲未来数字智谷人才项目签约暨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推介会等活动,启动实施“千名英才进东营”活动和第二批科技创新青年人才集聚计划,形成了浓厚的人才发展氛围。在智联招聘推出的2022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中,东营位列第46位,列全省第4位。

奋勇前进、笃行不怠,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在新的赶考路上,书写出高水平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答卷。

(记者 郑代玉 关晨歆)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