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眼下,一幅饱含幸福感的独特画卷正在东营大地徐徐拉开。绿树浓荫,苍翠欲滴,鸟雀叽喳跳跃枝头,抬头可见蓝天白云,平视一条条柏油路宽阔整洁,一排排农家小院整齐有序,休闲广场上孩子们嬉戏、大妈们跳舞。这和谐美好的背后,有一支本领高、作风硬、敢于奉献的乡村生态振兴工作者队伍在默默战斗,陈志敏就是其中一员。
陈志敏2014年9月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一直承担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相关工作,自2019年开始,先后在县、市两级承担乡村生态振兴调度工作。
“乡村振兴,生态先行。”陈志敏立足岗位,积极为全市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出谋划策。她先后参与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一系列工作,为我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挥洒下智慧和汗水。
办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是个简单的事,不仅解决问题时往往面临牵涉职能部门多、任务内容复杂等问题,往往还需要多下基层。比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经常需要陈志敏进村入户上门,了解老百姓的心声和需求。
“大爷,您对现在污水处理的满意度咋样?还有啥建议呀?还有成本问题,是您自己掏钱吗?”
广饶县稻庄镇小高刘村的刘大爷笑着说:“挺满意的,道上的污水没了,还不用自己掏钱,小日子过得高兴着呢。”
这些走访,这些问询,这些问题的解决,点点滴滴汇聚为陈志敏的工作日常。在陈志敏及同事们的努力下,一个个村庄生态环境不断变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门前的污水不见了、院里的厕所不臭了、村边的垃圾清理了,池塘也变得清澈了、田里的野鸡野鸭也多了。”村民们高兴了,“这治理挺管用。”
陈志敏说:“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生态振兴工作者,我觉得应该积极往前冲,不怕脏,不怕累,扎扎实实干好工作,让老百姓提升幸福感。”
陈志敏坚信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做好乡村生态日常工作的同时,不断深入农村开展调研和研讨,仅2021年就参与全市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检查3次。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陈志敏不断总结畜禽养殖过程中污染物的来源、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农户的疑虑和需求等,查阅学习法律法规,形成《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工作报告》。陈志敏参与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调研工作,分别走访了5个县区,调研了25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1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撰写完成《东营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调研报告》,获省生态环境厅关注,同时获得2021年全市生态系统调研报告二等奖。
2021年,省生态环境厅开通了绿色金融融资渠道。陈志敏一遍遍梳理符合条件的项目工程,督导各县区项目承担方积极申报,及时抓住机会与各部门、银行沟通联系,为项目建设争取更多的融资机会,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扎根基层投身工作中,陈志敏总结出了提前部署——跟踪督导——畅通渠道“三步法”。她跟同事们一起,建立专门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小组,从镇街、县区到市直,打通生态振兴工作人员的交流渠道。她注重做好乡村生态振兴的宣传和报道工作,参与调研了利津黄河滩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调研工作,撰写了《利津县利津黄河滩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典型案例》,宣传和推广滩区内可复制、可借鉴的治理模式,于2021年获评全市政务信息宣传优秀工作者。
近几年,东营市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显著。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旱厕改造等提前完成了年度任务;东营区旱厕治理模式、河口区新户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分别得到国家和省级的认可和推广;河口区成功申报全省整县域乡村生态振兴试点县……看到这些成绩和改变,陈志敏无比自豪地说:“希望我们的乡村更美、更净、更富,留得住更多人的乡愁和寄托,这样,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了。”
(记者 于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