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义和镇创新“义心为民和融万家”党建品牌 优质便民服务让群众幸福满满

   爱东营讯 “本来打算去河口区行政服务中心开发票,听说镇便民服务中心就能帮办代办,就来尝试看看。现在在家门口花几分钟就能拿到发票,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河口区义和镇便民服务中心为丰香兰成功代开自然人普通发票,丰女士对中心的便民贴心服务赞不绝口。 

   2023年以来,义和镇始终坚定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创新“义心为民 和融万家”党建品牌,着力打造便民服务新模式,推动优质服务向基层下沉,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义和镇创新推行“9+6+N”服务模式,建好服务主阵地。推行服务事项公开、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服务承诺、上门服务、责任追究、考勤和学习等“9项制度”,夯实便民服务基础,设置窗口服务区、咨询服务区、自助服务区、信息公开区、休息区等“6大功能区”,入驻计生、劳保、民政等9个站所和80余项服务事项,优化便民服务体验,畅通新村便民服务站、“群众+业务人员”便民服务微信群、政务服务网上地图、“爱山东”APP等“N个服务渠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以来,共为群众办理事项5000余件。

   为破解基层便民服务种类不多的问题,义和镇广泛吸纳多元专业“合伙人”向基层下沉。一方面,充分发挥“和小義”红色联盟纽带作用,与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单位和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合作,以更多专业力量和资源充实服务力量,推动更多优质服务向农村延伸。另一方面,全力推行便民服务帮办代办制度,将帮办代办情况纳入党员干部履职践诺事项,推动便民服务帮办代办常态化。目前,已开展电商培训、送“证”上门等活动5期。

   义和镇还致力于打造“行走的为民服务百宝箱”,创新实施“1199”便民服务流动车专项行动,为广大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便民服务。针对偏远村这“1”特殊主体,聚焦提升群众幸福感这“1”主要目标,主要面向特困低保贫困户、优抚对象、残疾人、失能人员、独居空巢老人、高龄老人、慢性病人、待就业和有需求的其他人员等“9”类群体,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包含志愿服务、医生巡诊、随访问诊、养老服务、矛盾调解、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文化惠民、政策宣讲等“9”个方面在内的便民服务,真正让群众享受便利和实惠。目前,已到河王、大牟等村开展爱心义剪、义诊、政策宣传等活动2次。 

   “下一步,义和镇将进一步擦亮‘义心为民 和融万家’党建品牌,将党建优势、整治优势、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工作开展的动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党员干部‘辛勤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努力将党建品牌打造成为义和镇便民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义和镇党委书记戴鹏表示。 

(记者 刘健阳 通讯员 徐亮香 孙同兴)

责任编辑:张馨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