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齐长城之“源”!巡护员每天巡视 守护千年“文化遗产”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9日讯 今天,“探寻齐长城”网络主题活动在济南启动。来自中央和省级主流网络媒体的20多名编辑记者,将在四天时间内走进济南、淄博、潍坊、青岛,实地探访齐长城“首批齐长城特色展示点”“首批齐长城风景道典型段”,并以齐长城文化为轴,深入挖掘各地探索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经验做法和突出亮点,全媒体多层次、全方位展示各地保护齐长城创新性举措、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文化“两创”推动乡村振兴的成绩,以点带面深入宣传山东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的生动实践。

  被称作“长城之父”的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比秦长城早400余年,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古代长城。齐长城东西向横卧在齐鲁大地,宛如盘踞在地面上的一条巨龙,从黄河东岸绵延至黄海之畔,西起济南市长清区,跨越泰安、淄博、临沂、潍坊、日照、青岛6市,全长1200余里。

width=2414

  全长1200余里的齐长城,有400余里在济南境内,占总长度的三分之一。济南境内的齐长城主要分布在长清区、章丘区、莱芜区及南部山区,沿线共有遗产保护点108处。

width=2226

  记者来到齐长城的西起点,位于济南长清区孝里街道广里村东北部,220国道西侧。建造形式为素土夯筑的一处长260多米、宽30多米、高3米左右的长方体土台。

width=2232

  齐长城长清段是当时最早修筑的段落,大体呈“几”字形分布,全长约98公里。修筑方式往往因地制宜,包括用土夯筑、以险代工,以及在山上就地取材,用石块砌筑等。据《左转》记载,鲁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鲁国联合11个诸侯国攻打齐国,“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由此可知,齐长城在当时齐国的对外战争中已经发挥作用。

  近年来,当地通过将“高强无机纤维材料”用于夯土层墙面保护,创造了岩土文物保护新经验。如今,在齐长城起点东侧不远处的山顶,立有一座高大的“齐”字雕塑,整体采用齐国货币刀币造型,风格古朴而醒目。

width=2340

  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大街村村民王守学便是负责这里的巡护工作。今年54岁的王守学每天都要来巡查,一次大概需要1个小时,主要是看齐长城有没有被人为或恶劣天气破坏,发现问题要尽快上报。王守学表示,从小长在齐长城脚下,他对齐长城很有感情,成为巡护员,很自豪。

width=1920

  不仅如此,巡护时他们还会主动向附近村民和来参观的游客讲解相关历史和法律法规,引导大家共同保护齐长城。

  据悉,为加强对齐长城的保护工作,山东设立了800余个公益岗位,协助政府保护管理齐长城,负责齐长城的日常巡护。

  闪电新闻记者 刘晨  报道

责任编辑:衣笠玮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