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安家落户” 朱鹮已产七枚卵 目前正在孵化

  爱东营讯 去年12月中旬,30只朱鹮从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到东营“安家落户”,并进行野化放飞。时隔6个月,无论从生活环境还是食物方面,朱鹮已经适应了黄河三角洲的环境。

  据了解,朱鹮生活的面积3300平方米的野化训练基地里,设置了盐沼、芦苇、灌木等,模拟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工作人员每天定时为朱鹮投食,为锻炼朱鹮的野外适应能力,每次都将新鲜泥鳅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放在盆内,另一部分投入水中,供朱鹮自由取食。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工作人员早早在野化训练基地上方搭好简易草棚,为朱鹮遮风挡雨,并抓紧做好水源消毒、饮食消毒工作,在食物和水中添加钙、镁、锌、乳酸菌等营养物质,保障朱鹮健康。

  今年3月份,朱鹮进入繁殖期,于4月15日诞下第一枚卵。目前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有三对朱鹮“夫妻”产卵,共有七枚,正在孵化。为保证朱鹮顺利孵化,工作人员进行24小时观察,必要时将采取人工孵化。据了解,在天气比较冷或气温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朱鹮的孵化时间可能会延长。

  据统计,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发现鸟类373种,是东方白鹳全球重要繁殖地。山东是朱鹮历史分布地之一,为实现朱鹮重现历史分布的设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朱鹮再引入工作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通过前期的专家论证和实地调研,确定朱鹮可以在黄河三角洲生存和繁衍。   

       (记者 张振)

责任编辑:衣笠玮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