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丨河口区 :“链”接金融活水 蓄积发展动能

  爱东营讯 “供应链金融简直就是‘及时雨’,帮助我们如期完成了订单。”5月23日,谈及河口区供应链金融的雪中送炭,山东泰立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孙善磊感叹连连。

  原来,就在不久前,泰立设备接到了一个500万元的“换热器”订单,可对方只给了150多万元的定金,即使加上自有的流动资金,还有200多万元的缺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每一笔业务都十分重要。没有订单愁,有了订单也愁,面对这个“甜蜜的烦恼”,公司陷入了两难。山东省和力供应链有限公司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与泰立设备进行了对接,随着200万元资金的当天“即付”,帮助泰立设备渡过了一个难关。

  在河口区,像泰立设备这样的“三有”中小企业不在少数。他们有生产能力、有市场需求、有盈利空间,却因为规模小,抵押物少,银行授信额度较低,普遍缺少流动资金。甚至由于融资成本普遍较高,有时候来了订单也不敢接。可以说,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推动河口区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020年10月,河口区财金集团成立了山东省和力供应链有限公司,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利用国企背书能力,积极开展供应链业务,助力企业融资。

  “供应链金融是服务企业的优良载体,通过原材料代采、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为缺乏流动资金且融资存在困难的企业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和力公司总经理乔迪介绍道,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促进“三有企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带动全区经济发展。

  为更好地帮助企业,和力公司坚持“一企一策”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探索打造了三种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针对生产经营正常,单纯缺少资金的企业,采用“原料代采”模式针对存在一定历史遗留问题的企业,采取“代加工”模式针对盈利能力弱、经营困难的企业,采取“贸易+监管”模式。

  得益于服务接地气、贴近需求,众多中小企业在供应链金融的帮助扶持下实现了良性运转,踏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泰立设备订单的承接能力提高了50%、年业务额增长843万元,陷入困境的澳润石油恢复了正常生产经营,海胜实业、环海塑业先后累计获得了8300万元的供应链金融扶持,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澳润石油作为供应链金融的受惠企业,公司销售部总经理曹春芳很有发言权:“审核周期短、放款速度快,可谓是即用即取,而且贷款周期更加灵活,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据统计,截至目前,河口区通过供应链金融累计放款9396万元,帮企业挽回订单200多个,一大批企业在供应链金融活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也让河口区蹚出了一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子。

  (记者 王文朋)

责任编辑:张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