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5月22日至23日,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召开。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奋力谱写新时代农业强省建设新篇章,即日起,东营日报开设“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专栏,全面展现5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重大进展和典型经验,深入讲好东营乡村振兴故事。
“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黄河滩区群众住房难的真实写照。而如今在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一排排红色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整齐干净的公路掩映在村庄之中,昔日的“穷窝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杨庙社区位于垦利区董集镇黄河南展区,现有居民1535户、4792人、党员254人;社区党委下设11个村党支部和8个功能型党支部,2016年12月完成集中搬迁。村民变居民后,“住得好、有活干、有钱赚”成为老百姓关心期盼的事;怎样治理好、服务好、发展好,成为杨庙社区建设发展的重心。近年来,社区党委全力实施以“一统领六融合”为主要内容的六大“幸福工程”,推动杨庙社区“安居”“富民”两大民生期盼落实落地,逐步走出一条沿黄特色乡村振兴新路子。
社区将社区党总支升格为社区党委,组建社区事务管理办公室、环物委和监督委员会,创新建立村级纪检监督联盟,组建综合服务、就业创业等8个功能型党支部,72名社区党员交叉设岗定责,形成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完整组织体系。深化党建共建,与32个机关、企业团体建立“党建伙伴”关系,开展幸福睦邻日、公益大集等活动,引入幸福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培育孵化社区自组织16家,公益服务项目“向young花开”获批中央财政支持。
社区以楼栋为单位划分治理网格,打破村庄壁垒,实现事项联办、矛盾联调,推动社区治理全面融合。制定《社区居民公约》《党员自律公约》,健全社区协商机制,探索实行“党群连心、信用治理”,配套建设积分超市、党员网格服务驿站,自治水平明显提升。建设幸福满格智慧治理中心平台,党建、治理等8项功能“一键落实”,实现“一屏观社区、一屏管社区”。同时,高标准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增设智慧公章、自助服务终端,92项便民事项“一站式”办理,创新“全科警长”走进社区,建成社区“5分钟公共服务圈”。投资300万元新建幸福乐园、幸福食堂标准化厨房,对社区幼儿园、卫生室、金融服务点提档升级;完善幸福就业服务驿站,数字赋能、精准对接,帮助700余名社区群众进企长期就业,1000余名群众零工式就业。
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舞台等进行改造提升,优化布局健身房、图书室等主体功能区,实现群众休闲有去处、活动有场所。组织开展“杨庙这十年”主题分享会、精品戏曲进社区、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精心创作沉浸式情景小剧《魂系黄河滩》、快板《黄河南展两搬迁》、三句半《夸夸咱们杨庙社区好》、歌曲《南展颂》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全力讲好“南展故事”。高标准编制产业发展和旅游规划,确立了总投资1.17亿元的生态种养加产业园项目,重点打造了北范、前许、罗盖等生态果蔬采摘园,注册“杨庙”商标;实施粮食烘干、冷链仓储、民俗传承体验馆和杨庙幸福馒头生产线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规划建设杨庙·黄河里项目,打造党群服务、教育培训、民宿酒店等板块,开发初心石、妙妙吉祥物等文创产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健全社区生态共治共享机制,社区党委牵头,环物委、物业、群众等多方联动,划分环境维护、设施管护等责任区,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实施黄河滩区尾水湿地净化项目,实现农田灌溉尾水净化处理;拆除56座废弃大棚和6000余平方米养殖小区,招引种业科技、军旅融合等项目落地,助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升宜居生态品质,投资实施社区路灯修缮、供暖改造、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新建广场连廊、休憩空间,对社区内部、社区周边及骨干道路沿线绿化进行全面提升,全力为居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
下一步,杨庙社区将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全面推行“一统领六融合”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模式的同时,总结好、推广好“杨庙经验”,力争在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建设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上始终走在前、树标杆。
(记者 商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