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这段话出自2020年9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历史性工程,对于我国探索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在北京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立总部-生产基地、园区共建、整体搬迁等多元化产业对接合作模式,有利于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京津冀三省市遵循“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在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万亿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前的1.8倍;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形成。同时,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有序推进,去年11月23日,中国中铁产业集群疏解落地雄安新区启动仪式举行,雄安新区迎来首个央企产业集群入驻。民生领域,三地优势互补、相融相促,今年4月1日起,三省市参保人员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抓机遇、应挑战、化危机、育先机的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我们既要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疏解工作,也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推动“新两翼”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同时,还要继续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产业发展互补共兴,下大气力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本期特约专家:贾若祥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