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昔日荒碱滩 今朝米粮仓——东营市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综述

  爱东营讯 我市有340万亩盐碱地,占山东省盐碱地面积的近四成,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天然试验场。作为退海之地,我市曾经是“电线杆子比树多”,更一度被列为绿化的“禁区”。

  近年来,我市主动担当国家战略使命,立足黄河三角洲盐碱特色,发挥黄三角国家农高区优势,全力答好“盐碱地农业之题”,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盐适种、生态优先、用养结合、提质增效”的可借鉴、可复制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路子,为我国盐碱地综合治理与科学利用作出了示范。自1983年建市以来,新增耕地面积60万亩,盐碱耕地占比由建市之初的80%降至59%。近10年间粮食产量增加了13亿斤,过去的荒碱滩成为现在的米粮仓。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随着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深入推进,我市作为主阵地、主战场之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强化政策保障,在全省率先编制了《盐碱地现代高效农业规划(2020—2025)》,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统筹推进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了政府、科研团队、企业共同推进的合力。

/

  坚持系统治理,不断提高盐碱地综合生产能力

  盐碱地综合利用,东营一直在探索。

  台田上种庄稼,台田下池塘养鱼虾,利津县汀罗镇陈家屋子村是全国“上农下渔”模式的发源地。

  由于饱受盐碱地之害,早在1994年,智慧的陈家屋子村村民就进行了“挖土为塘、注水养鱼,堆土成台、在上耕作”的“上农下渔”模式的探索。

  “我们村土地盐碱化程度很高,有的地方什么都种不了,连野草都很难生长,光秃秃的,冒着泛白的盐花。老人们有一句口头禅‘陈家屋子拐筐子’,意思是陈家屋子是典型的靠要饭才能生活的村。”陈家屋子村主任陈召会向记者介绍,“如今的陈家屋子,拥有1200亩台田加池塘一体化土地,纯台田500亩,收入大幅度增加。”

  滨海重盐碱地改良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洗盐排盐,“上农下渔”模式充分运用了水盐运移规律,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其中,汀罗镇“上农下渔”占地约10万余亩,台田以种植棉花为主,玉米、林果等为辅,台田渗入鱼池的水含有一定盐度,适宜养殖草鱼、鲤鱼、南美白对虾等品种,露天养殖水面达2万余亩。台田种植6万余亩,实现耕地亩产增收2000元,水面养殖效益亩均1万元,充分释放了土地产出效率,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立足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资源禀赋,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打造“粮油饲协调、农牧渔结合”的滨海盐碱地产能提升示范样板,实现从盐碱荒滩逐渐向农场、牧场、渔场转变。2022年,作为全国3个、山东省内唯一的地级市,东营率先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垦利区、黄三角农高区纳入山东沿黄大豆产业集群并入围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全市以1个百万只肉羊产业园、3个百万头生猪基地、6个万头奶牛牧场建设为主导,初步形成了百亿元畜牧业产业集群。为我国滨海盐碱地利用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标准技术体系,促进乡村振兴。

/

  坚持要素集聚,推动盐碱地特色种业突破发展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习近平总书记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视察时强调,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跨领域、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多方资源,进行系统集成创新。2022年12月30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由科技部批复建设,成为全国农业领域第5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5月2日,在该中心的耐盐碱植物育种平台,研究员刘志鑫正仔细观察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状态,在人造的高盐生长环境中,作物叶子表现出发黄的性状。“我们布局建设了多个适应不同植物、不同品种的育种加速子模块,模拟自然的光、温、水、气条件,筛选耐盐碱品种,实现植物育种的加速迭代。”刘志鑫说。

  在距离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几十公里的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芦苇、翅碱蓬曾是这里的主角,有些盐分比较高的土地甚至连荒草也无法生长。在含盐量高达9‰的土地上,“种子芯片”研发不断结出硕果。

  “为了设计好抗盐碱作物种子‘芯片’,中国科学院以战略眼光提前谋划布局了种子创新研究院山东基地暨中科东营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中心,瞄准抗盐碱作物品种选育、盐碱地栽培技术等展开系统研究,为盐碱区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和模式,服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教授级工程师、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试验站站长王建林介绍。

  “一粒种子推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王建林团队从2014年开始做杂交水稻实验,经过几万份的淘汰,终于创制了耐盐优质水稻新材料,选育了耐盐香型水稻新品种“盐黄香粳”,该品种适应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同时,在香味、食味值、抗倒性、丰产性、外观品质等方面超越著名的水稻品种“稻花香”。2022年11月6日经专家组实打测定,在6‰盐碱地上用3‰微咸水灌溉,亩产达到515.31公斤,米质达到国标一级米,实现了高产、优质、抗逆的协调。

/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盐碱地改良是世界性难题。“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刚刚初中毕业。当时,我发现东营大面积盐碱地撂荒,到处白茫茫一片。怎么把盐碱地改良成为高产田,让人人都能吃饱饭,成了我毕生的理想。”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盖俊山回忆。

  “立下生态志,愚公能移山。”盖俊山怀着治理改良家乡盐碱地的梦想和情怀,带领团队奋力攻关,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通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取得显著成果,总结形成的根治盐碱地“封域双层真空负压阻控综合技术体系”,为根治盐碱地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

  “给我一片盐碱地,还您一片高产田。”从撂荒16年,几近寸草不生的高度盐碱地到经测产平均亩产357.11公斤小麦的粮田,2022年,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封域双层真空负压阻控综合技术体系”根治盐碱地在垦利区垦利街道实验成功,3000亩“撂荒地”变粮田,也标志着东营市盐碱地治理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今年,小麦长势比去年还要好,预计能达到亩产500公斤。”盖俊山兴奋地说,“我们公司又流转了5000亩地进行盐碱地改良,同时,还承接了垦利区2万亩、河口区4000亩的盐碱地改良工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离不开科技创新,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如今,我市以省黄三角农高区、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阵地,大力推进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引进盐碱地高层次人才,引进中科院、中国农大等50余家高校院所100余个科研创新团队,市级以上盐碱地研究创新平台达到36个,承担实施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中科院STS项目、盐碱地草牧业科技示范工程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围绕耐盐碱生物育种、盐碱地产能提升、智能农机装备制造等核心课题集中攻关,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面世;盐地藜麦试种成功,育成多个耐盐牧草、马铃薯、中草药等特色品种(系);自主品牌熊蜂实现工厂化规模生产,打破多项国外“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垄断;“鸿鹄”系列智能农机研制成功,实现第三代农机研发制造“弯道超车”。

(记者 王敏)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