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石化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湘平: 敢为人先,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width=580

width=530

  ■开栏的话 山东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占据全省经济“半壁江山”。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山东共有50家企业进入榜单,位居全国第四。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民营企业家的担当作为、砥砺前行。

  近年来,山东广大民营企业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坚持爱党爱国,勇于创新创造,专注主业实业,增强国际视野,诚信守法经营,担当社会责任,共同擦亮了“厚道儒商”的形象品牌。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我是民营企业家”专栏,展示山东民营企业家敢闯敢干、改革创新等新风采、新风尚,敬请关注。

  大众日报记者 齐 静

  大众日报通讯员 周梦韩

  今年2月14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明石化”)盛海化工烯烃新材科技示范项目,在菏泽正式开工。作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该项目采用多项先进技术,生产的部分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

  可谁能想到,如今不断突破自我、实现创新发展的东明石化,在20多年前,却是一个负债近3000万元、行将倒闭的“茶壶”炼厂。促使这一切发生巨变的,正是这家民营企业的带头人——东明石化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湘平。

  “发展高端化工,我们一方面紧抓科技创新,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开展超级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UPC)工业化应用研究等,一方面注重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将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作为‘三次创业’内容,拿出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的真办法、实举措……”说起企业发展之路,年过六旬的李湘平如数家珍。而从李湘平的言谈举止中,也可窥见这位掌舵人带领东明石化发展壮大的原因:永远想在前、做在前,敢为人先。

  “敢”与“先”是李湘平身上的独有气质,也是他创业半生留下的鲜明印记。

  2001年10月,39岁的李湘平临危受命,接过处于破产边缘的东明石化。面对不少人的猜忌质疑和1000余名职工的“吃饭”压力,李湘平没有畏惧退缩,反而从最困难处入手,厘清思路、正本清源,邀请12名国内顶尖级化工专家为企业“会诊把脉”,确立了“超常规,跳跃式,力争5年进军‘中国企业500强’”的发展目标,明确了“油化并举,油气互补,努力发展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发展战略。

  蓝图绘就,接下来是推动落实。可没资金、没油料,如何做到“油化并举”?为解决一系列新的困难,李湘平再次冲锋在前,一方面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革,动员职工出资入股,一方面抓住国家能源发展机遇,与中石油合作,扩大成品油生产规模。在他的带领下,东明石化仅用5年时间,销售收入就增加了近10倍,利税总额增加了25倍,并于2007年正式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哪个企业发展不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找准症结、敢想敢干,再难的事情也就不难了。”李湘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建设2000万吨/年日东输油管线、现代化智慧物流广场,到恒昌化工新加坡上市、终端网络多点开花,再到全国首家民企获得原油进口资质、30万吨/年UPC科技试验工程正式开工……东明石化的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但也因为有了李湘平和他那股子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才一路披荆斩棘,把一个个不可能、不敢想变成了现实。

  如今,李湘平又给自己制定了新的奋斗目标:“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间,计划新增投资1000亿元,充分利用国际领先的UPC技术成果和日东输油管线、化工园区平台、中原地区消费市场庞大等优势,推动“绿色高端化工新材料工程”三步走战略落地实施,让东明石化实现从单纯的“油头化尾”到新型功能材料产品脱胎换骨式的升级改造。

  厚植家国情怀,勇担社会责任,把企业发展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这是李湘平胸中的信念,也是东明石化肩负的新使命。“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的包括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减税降费、拓宽融资渠道等多项政策措施在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抢抓这些有利条件,坚守实业、突出主业,进一步加大前沿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研发、转化、应用,切实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贡献。”李湘平说。

(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