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镇:探索“三金”模式 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连日来,在河口区义和镇五一村“金黄金”精品桃园内,在河口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林果专家的指导下,桃园新股东刘兆彬正带领部分技术骨干忙着为桃树浇水、施肥、整形,繁茂的枝头挤满了鼓胀的花蕾,树下变绿的野菜和小草点缀的大地一片生机。“现在俺们在这挣的可是‘三金’啊,这收入比以前单纯种地强好多倍呢!”刘兆彬边修剪桃枝边介绍,“土地流转有租金、资金入股有股金、就近务工有薪金。”

  刘兆彬所说的“三金”,还得从2019年说起。2019年3月,在市交通运输局的大力帮扶下,五一村发展了165亩“金黄金”精品桃园,并引导群众成立桃之源黄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破解劳动力缺失、技术人员缺乏等难题,义和镇探索推行了镇级融资投资、领办合作社生产经营、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使老旧桃园焕发了新的活力。

  多渠引水筹集发展资金。义和镇秉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理念,由东营市盛禾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资金和桃园经营权作价入股,实现相对控股并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社会主体及农户以资本入股作为项目资本型股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参与项目管理和运营,构建起了“企业+股份经济合作社+社会主体+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同时,对接保险公司,申请政策性补贴,缓解项目运营经济压力,全面打消村民顾虑,促进资本吸纳。

  完善机制提高群众收益。项目启动之初,义和镇本着不管项目赚不赚钱,不能亏老百姓的理念,创新实施了“桃园流转得租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就近务工得薪金”的“三金惠民”共富模式,即村民以资金入股,每年可获取近15万元的桃园流转费作为固定的“租金”收益项目获利后,每人每年还能获得股金分红村民以“股东+劳动力”的双重身份在桃园务工,赚取薪资报酬。这样的“三金”收益,带动298名村民人均年收入增收1500元,大家的生活更有盼头了。同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也通过参与项目运行,获取项目分红收益,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效和农户增收的双赢局面。

  数字赋能延伸产业链条。为了让桃园获得更好的收益,经营企业在生产上严把质量关,整合农技专家、项目专管员、农业一线干部和村干部15名,组建项目发展工作专班,加强智慧桃园数字化管理,确保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伴随着桃子品质和产量的提高,义和镇聚焦打通农产品产销对接壁垒,对接蓝海、京东等多家企业,在开拓线下销售的基础上,打造“京东+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线上电商渠道,拓展市场空间。同时,从一颗“小桃子”上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形象策划和活动策划组织,打造桃花节IP文旅项目,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价值叠加转,实现桃文化建设与文化旅游结合化。

  “义和镇将牢固树牢新发展理念,按照‘试点先行、总结提升、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以改革思维和创新实践探索实施‘三金’收入模式,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全镇群众打通一条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全力打造产业共富义和样板。”义和镇党委书记戴鹏说。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吴吉新 孙同兴)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