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12月25日,在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黄河三角洲站”)那座醒目的“小木屋”里,一面刚刚完成的“毕业生照片墙”,定格了70名已毕业及在读硕博士在这片湿地上孜孜研究的身影。
“这些学生有的来自中科院各研究所,有的是与别的高校联合培养,大部分时间都会在站里学习试验、分析数据,研究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生态建设相关课题。”黄河三角洲站站长、博士生导师韩广轩研究员说,目前从站里毕业的博士已有20人,硕士31人,多数还从事与湿地有关工作,有一部分留在了东营。
2018年博士毕业的邢庆会,在站上待了6年,“那时大家一起做通量塔、实验、分析数据,度过了一段心无旁骛做科研的美好时光。”如今,邢庆会已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工作,延续硕博期间“滨海湿地碳循环”研究方向,支撑生态环境部滨海湿地碳监测和碳交易,“我特别关注东营,还常与站里老师交流,那儿就是我最温暖的归宿、最坚实的铠甲。”
硕博连读的魏思羽2017年来到站里,研究方向是湿地碳循环。“因为要野外实验,每年大半时间会在站里,虽然苦些,可这不正是成长的‘养料’嘛!”魏思羽觉得,黄河三角洲是很完整、很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众多植物、鸟类的美好家园,也是科研工作者的天然试验场,“她向我们供应了可靠宝贵的实验数据,我将立足于此,脚踏实地,用科学的语言让世界了解她、认识她。”
黄河三角洲站位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9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与东营市共同筹建,是中科院唯一院级滨海湿地研究站。十余年间,在各方支持下,该站深耕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监测和保护,建起了立体观测监测体系,收集湿地水、土、气、生、碳通量和近海水文水质数据资料超200万条,建成了国内首个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网站。
借助于监测体系,该站主持承担科研项目160余个,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蓝碳碳汇”功能研究、互花米草防治技术及推广等亮点工作受各界重视,也吸引国内外科研人员关注、来访,近5年已有12名院士前来指导,超2万人次来站交流学习、开展科研。
从开荒建站,到长年扎根,站长韩广轩喜欢称自己为“湿地守望者”,他见证并参与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科学研究从“北大荒”变成了“新粮仓”。如今,立足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他和团队将继续为滨海湿地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农业生产、减灾防灾等贡献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
(记者 孙家恩 赵尔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