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终特稿|为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翅膀——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

  记者 延智 摄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利华益延伸出PC、ABS、PMMA三条产业链,威联化学PX项目助力打通“炼油——芳烃——聚酯——新材料”产业链,国瓷公司让东营成为全国高端纳米级电子陶瓷材料生产基地……东营创新潮正涌。优秀人才扎根东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在这片热土不断萌芽、长出新叶。

  9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科技创新的冲锋号。我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按照市第七次党代会作出的部署安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创业载体搭建、创新型企业培育等一揽子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00家,同比增长30.64%,“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5.1%。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达到32家、省级企业创新创业平台249家。

/

  谋与动:科学谋划精准施策,让“老树发新芽”“新枝长大个”

  东营因油而生、因油而建、因油而兴,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产业结构从“一油独大”到多产业集群竞相发展,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为工业大市。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宏观政策调整、资源要素趋紧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东营的周期性、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叠加,新老矛盾交织。

  如何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推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关键时期突出重围、突破“增长极限”?加力新旧动能转换无疑是突破口。

  今年以来,我市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第七次党代会、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等重要会议,为东营未来发展谋篇布局,其中把科技创新摆上重要位置,聚全市之力顶格推动。

/

  记者 周广学 于中平 摄

  走进赛轮(东营)轮胎公司成型智慧车间,半钢轮胎PS2A成型机正按照生产计划快速运转。繁琐的制胚过程,在这里仅需38秒。

  “我们公司轮胎产业链与青岛科技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创新研发的半钢轮胎PS2A成型机,平均每38秒就能生产一条轮胎,单机台每班可生产500条轮胎,相当于过去产能的三倍。”赛轮(东营)轮胎公司IT服务部部长李健说。

  这是我市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围绕强链延链补链出实招、破藩篱,整合配置科技资源,集聚优势力量,推动前沿科技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学研合作发展形成百花齐放局面:

  ——石化产业方面,全国百强企业利华益集团与四川大学共建研发中心在高分子树脂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油化比下降至50%以下,成为国内最完整、最先进的改性树脂一体化基地。

  ——橡胶轮胎产业方面,青岛科技大学广饶橡胶工业研究院研发生产的国产溶聚丁苯橡胶打破了国际垄断。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鲁宁制药院士工作站研发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使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成本进一步降低。

  此外,在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我市加快创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48家高校院所合作,统筹推进创新研发、产业培育等工作,切实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

  “高”与“新”,是我市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必须答好的课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市将数字经济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力点,聚力推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在东营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一楼展厅,一个个机械手臂迅速挥舞起来,对模拟展示的蜂窝陶瓷样品拿起、AI识别、智能分拣……“这套AI工业视觉识别系统可完成30类缺陷的识别,人工运营成本下降60%、质检效率则达到人工的2至3倍。”东营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负责人穆永平介绍说。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数字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发展高端软件、信息通信等产业,并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东营软件园、大学科技园、光谷未来城等6处平台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推动数字经济实现新突破。新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悦来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培育数字经济产业企业21家,新签约落地项目30个。今年以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

  点与面:建强科创平台,扶持创新主体,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科技创新是系统工程。既需要发挥科创平台的支撑作用,也需要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做到“点”“面”同步发力、协调联动。

  目前,国瓷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超细纳米钛酸钡粉体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家使用水热法生产氧化锆和氧化铝纳米粉体的企业,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特种陶瓷材料生产商、国内最大的高端功能陶瓷材料生产商。

/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化学分析室,工作人员正在做实验。记者 贾重霄 通讯员 杨胜男 提供

  为塑造人才聚集优势,国瓷践行“24小时研发,创造新价值”的科技发展理念,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先后三次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所有国瓷科技研发人员和公司骨干力量,通过公司股权激励这一体制创新,牢牢聚合在一起,打造了一支人才“特种部队”,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国瓷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科技奖励20余项,全球主持或主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5项,获外国授权专利28件,在国内取得专利287件。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我市整合配置科技资源,搭建高能级平台,集聚优势力量,鼓励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高能级研发平台实施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目前,我市建立了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的创业导师体系和创业辅导团队,创业导师队伍达到788人,黄河口创业园汇聚60余所高校院所400余名专家,打造专家服务平台,组建了绿色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7个专家论证会委员会,搭建孵化企业发展服务智库,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当前,世界各国的科技竞争进入白热化。抢占科技制高点,呼唤着高能级创新平台的涌现。

  今年8月中旬,贵金属循环利用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落地后,可通过对失效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及汽车尾气催化剂中铂族金属的绿色、高效、富集提纯,可以有效保障铂族金属有效供应的战略安全。”东凯新材料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宏介绍。贵金属循环利用项目的落地,得益于稀土催化产业研究院的创新“吸附”。我市首创“研究院+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的产业协同发展模式,集中布局了总投资55亿元的9个产业链上下游关键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形成汽车催化产业链闭环。

/

  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记者 贾重霄 通讯员 杨胜男 提供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一产业一平台、一平台一方案”思路,重点推进高端石化研究院、石油技术与装备研究院、橡胶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研究院、稀土催化研究院、高分子材料研究院等现有创新平台内涵提升,加快推进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等新布局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达到32家、省级企业创新创业平台249家。

  为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我市筹建东营市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强中试基地等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评价改革。

  “今年以来,我市新获批2家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实现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零突破’;3家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成为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市科技局局长张晓慧介绍。

  加与减:营造“近悦远来”良好创新生态,激活科技创新活力

  树大可参天,离不开肥沃的水土;创新趋繁盛,得益于优良的生态。

  近日,为期两个多月的市第三届油地校融合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今年是大赛连续第三年举办,报名项目三年累计达378个。”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孙海冰说,希望通过大赛,进一步发挥油地校融合这一区域优势特色,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创新创业动能。

  这是市委、市政府搭平台、优环境、促创新的缩影。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市委、市政府打出了一套政策的、人才的、金融的“组合拳”:

  ——强化科技创新政策供给。先后印发施行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东营市科技研发创新2022年工作方案》,市科技局先后出台《关于支持黄三角农高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优化市级科研经费支出管理的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强化科技人才创新。我市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优化人才资源要素配置,出台“人才新政40条”,持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着力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市、打造黄河三角洲特色人才集聚高地。

  ——强化科技创新金融支撑。我市牵头开展“金融助企惠民促发展”活动,健全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科技金融合作银行为全市科技型企业提供91笔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贷款4.24亿元,同比增长58.8%。

  一个地区创新能力强不强,知识产权是重要因素;一个地区营商环境好不好,知识产权保护是关键指标。

  上个月,我市在省专利技术转化平台首批集中发布24件开放许可的发明专利信息,涉及的领域有功能陶瓷材料、高端装备、石油化工等领域。这将进一步丰富中小企业技术供给,拓宽成果转化渠道,使更多创新成果惠及中小微企业,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牢牢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持续推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深入推动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进程,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努力提升市场主体创新创造能力,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授权国内专利6969件,同比增加22.88%。其中发明专利1425件,同比增长33.43%。

  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逻辑。我市着力既做企业负担“减法”,又做政策供给“加法”,全力为企业纾难解困,激活了区域经济“一池春水”。

  6月份,为促成年产5万吨功能高分子材料项目落地开工,在上海项目总部因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办公的情况下,我市用3个月时间帮助该项目完成了公司注册、项目审批、土地过户、土地证办理等手续,该公司决定将5.3亿元的投资追加至15亿元,产能由年产5万吨提高到20万吨。

/

  记者 周广学 摄

  今年以来,我市重点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创优投资环境上发力,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经济、四新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瞄准500强企业、央企国企、行业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及高科技项目,促成一个个优质项目在东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此外,我市推出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量身定制政策,配备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项目接洽、建设、运营的全过程、保姆式服务。

(东营日报记者 关晨歆)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