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东营海域冰情趋势预测发布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近日,记者从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了解到,2022/2023年冬季东营海域冰情趋势预测情况发布。

  据了解,我市位于渤海西南岸,海岸线全长463.5公里,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所处的渤海湾和莱州湾海域易受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影响,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海冰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初冰期、封冻期、终冰期三个阶段。

  初冰期指从初冰日到封冻日,这段时间是海冰不断增长的过程,东营海域初冰日最早出现在12月初,最晚在12月下旬;封冻期指封冻日到解冻日,这段时间冰情严重,冰的密集度都大于7成,因此,把封冻期通常称为严重冰期,东营海域的封冻期约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一般从1月上中旬开始至2月中旬;终冰期指解冻日到终冰日,这段时间海冰随气温回升和海温增高而不断融,东营海域终冰期最早在1月下旬后期,最晚在3月中旬末至下旬初。

  我市海域位于北半球结冰海域的边缘地带,由于潮间带宽阔,水深较浅,海水失热较快,水温变化剧烈,不同年份的冰情差异很大,部分年份可能发生比较严重的海冰灾害。

  依据结冰海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海冰均为一年冰的具体情况原则、多年来海冰变化特征,我国海冰冰情共划分五个等级,即1级轻冰年、2级偏轻冰年、3级常冰年、4级偏重冰年和5级重冰年。近三年东营市市海冰冰情定级情况为:2019至2020年为1.0级轻冰年;2020至2021年为3.0级常冰年;2021至2022年为2.0级偏轻冰年。总体冰情均低于或接近常年同期,但是受寒潮或持续冷空气影响下,在部分时间段内,也会有出现超过常年同期冰情的情况发生。

  根据目前大气和海洋环境特征,综合各种预测因子和方法,预计2022到2023年冬季,东营海域冰级为2.5级,总体冰情较近10年平均冰情相仿。东营海域已于2022年12月上旬进入初冰期,严重冰日将出现于2023年1月中旬,融冰日将出现在2023年2月上旬,终冰日将出现于2023年2月下旬。

  初冰期内东营海域的冰型以初生冰和冰皮为主,间有尼罗冰;浮冰冰量及密集度一般为1至2成,最多为4成左右;平整冰厚度一般为2至4厘米,最大6厘米左右。

  严重冰期内各海域冰情为,河口区西部和利津县海域,浮冰外缘线离岸最大距离5至15海里;浮冰冰型以灰冰和灰白冰为主,间有尼罗冰;浮冰冰量及密集度一般为6至7成,最多可达8成以上;平整冰厚度一般为5至15厘米,最大冰厚为25厘米左右;沿岸固定冰宽度一般为800至1200米,最大宽度为1500米左右。

  河口区东部和垦利区北部海域,浮冰外缘线离岸最大距离5至10海里;浮冰冰型以灰冰和尼罗冰为主,间有莲叶冰;浮冰冰量及密集度一般为5至6成,最多可达7成以上;平整冰厚度一般为5至15厘米,最大冰厚为20厘米左右;沿岸固定冰宽度一般为500至800米,最大宽度为1200米左右。

  垦利区南部、东营区和广饶县海域,浮冰与莱州湾浮冰连为一体;浮冰冰型以尼罗冰和莲叶冰为主,间有少量灰冰;浮冰冰量及密集度一般为3至5成,最多可达6成以上;平整冰厚一般为5至15厘米,最大冰厚为20厘米左右;沿岸固定冰宽度一般为600至1200米,最大宽度为1800米左右。

  融冰期内东营海域以灰冰、尼罗冰、初生冰及分裂破碎滑入海中的沿岸固定冰为主。

  (记者 李玲)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