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增进民生福祉|河口区开展美丽庭院建设 情暖贫困户 庭院换新颜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入冬时节,走进河口区河口街道坨子村,村内的水泥道路平坦如砥,两旁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面面倡导新风的彩绘文化墙跃入眼帘……如今,这个只有156户404人的小村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蝶变,然而就在几年之前,它还是另一番模样。

  坨子村是2016年确定的全市60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全村有21户贫困户。过去村民土里刨食,日子过得穷,更谈不上讲究干净。“原先我们村环境差,在十里八村眼里是又脏又穷的‘土坨子’。”坨子村党支部书记崔如山介绍。“脏乱差”问题一直是摆在村“两委”面前的发展难题。为此,在脱贫攻坚顺利收官后,包靠单位河口区妇联克服“零敲碎打”、“撒胡椒面”的做法,通过整合乡村生态振兴专项资金30万元,点对点在坨子村建设“美丽庭院”示范村,让村民的生活环境有了可喜的变化,其中,村民崔凤皋家就是美丽庭院创建带动的真实见证。

  崔凤皋的孩子常年在外,家里仅剩下年逾七十岁的老两口。过去主要依靠养羊生活,没有羊圈,羊就养在院子里,杂物堆积、气味难闻,赶上下雨天更是粪污横流。区、街道妇联与村委会投入资金,在院子角落为他搭起简易羊圈,挖出下水道进行地下排污,并组织志愿者经常上门打扫卫生,老两口的生活一下子提升了几个档次。“院子里干净了,我们老两口住得也舒心。原来孩子们回来都是匆忙吃个饭就走了,现在孩子们回来得也勤多了,看到孙子孙女们在院子里玩,我是说不出得高兴啊!”谈起美丽庭院创建带来的变化,崔凤皋连连称赞。

  如今,在河口区,一幅幅庭院美图正徐徐展开,家家户户都呈现出了别样的气质,描绘出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记者 刘健阳)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