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学 摄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漫步东营,一个个河湖碧波荡漾,一幅幅美景映入眼帘,处处是惬意与悠然。
我市地处黄河入海口,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做好黄河口河湖治理工作,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新时代治水思路,加强护河治水,统筹推进黄河河口综合治理、黄河岸线“四乱”治理、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等工作,科学预见保障黄河安澜各项工作中隐藏的风险挑战,统筹推进规划设计、制度创新、责任落实、执法监督、工程施工等一揽子工作,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水”文章。
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确保黄河安澜
“东营境内黄河纬度高,气温低,河道冷得早、回暖晚,封冻早、冰层厚,解冻开河晚,往往上游解冻开河冰水齐下,而我市河段仍在固封,极易发生冰凌插塞,形成冰桥、冰坝,漫滩成灾。”黄河河口管理局防汛办公室主任许考云说。据统计,1950年至2021年的71年间,东营河道有55年封冻。
大河之治,始于安澜;安澜之首,取于备汛。
今年以来,我市扎实开展防凌防汛,完成2021年秋汛水毁修复项目29个,排查整改2021年秋汛暴露问题25个,开展“1+N”多渠道保障防汛物资试点工作,在重点河段和重要工程安装视频监控333处、亮化设施144处,实现了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和视频会商“三个全覆盖”,圆满完成调水调沙。推进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引黄涵闸和刁口河二期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创建黄委示范工程3处,进一步提高工程抗洪能力,确保黄河安澜。
在聚焦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同时,我市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断在“防、改、管、研、排”等方面寻求突破,通过召开防汛工作调度会、专题会,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全面系统开展复盘,对发现的55处易涝点立行立改。针对小清河石村水文站历史最大洪峰,科学调度,协同联动,有效应对,安全过境。召开会商会议,针对中心城区短时间难以治理的易涝区域,提前预置强排设备和抢险人员,对出现的易涝区域积水,做到在第一时间迅速外排、快速消除。按照“一个中心、一张网、一个平台、一张图表、一套标准”的要求,构建了东营水务“一张图”,集成了东营水务大数据,实现了智慧防汛排涝调度,目前,智慧水务系统I期已全面建成。
坚持“四水四定”
激活“一池春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要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李怀苹 摄
我市坚持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着力构建“三个体系”,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东营市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领导小组,设立推动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协调办公室,在全国率先出台政府部门单位落实“四水四定”原则职责分工,为全方位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蹚出了“东营路径”。
“‘四水四定’,既是编制、实施各类涉水规划的重要原则,也是推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破解我市水资源制约瓶颈的关键举措。”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盖举波说,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总要求,强力推进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建立了年度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制定了年度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完成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等13个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审查和批复。地下水超采区深入推动水源置换和封井并网,关停取水井227眼。深入推进黄河水资源超载治理,2020——2021年度全市引黄水量控制在了年度计划指标内。
同时,建立市级节约用水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节约用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科学统筹调度各类水资源,各灌区春灌累计引水3.22亿立方米,完成农田灌溉220.94万亩,为农业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调引长江水3715万立方米,创造我市引用长江水量新高。
生态治水
绘就“人水和谐”新图景
不久前,记者在黄河备用流路刁口河右岸“四乱”问题整改现场看到,某厂房设备已经拆除完毕,环境污染风险被消除。我市加快探索完善河湖治理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整治影响河湖健康的突出问题。重拳治乱,铁腕护水,累计整治河湖“四乱”问题943处,全市河湖问题全面实现动态清零。
周广学/摄
河湖问题,表象在水中,根子在岸上。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系统治理,统筹做好油地融合、河湖长制与湾长制结合、考核倒逼“三篇文章”,推动流域齐治、湖塘并治、水岸同治。在全省地市中第一个印发《东营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加快实施一揽子现代水网重大项目。开展“碧水积分”公众护河行动,开发“碧水积分”公众护水平台APP,让公众参与其中。继续推进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力争2023年底全市全面完成“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提前两年完成省定目标。同时,进一步完善“河湖长+生态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四长联动护河机制,推动“四水四定”原则落地落实、“四乱”治理走向深入,实现河湖管理全面提能增效。
此外,我市依托“大数据+监管”平台,整合天眼、智慧水务等系统,开发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与巡河APP平台,运用无人机航拍、河湖监控等一体化监控手段,参与河湖健康评估、岸线动态监控等河湖管理监督任务,不断提升河湖管护智慧化水平。
目前,市域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40余条河流水质已全部达标。人水相亲、城水相融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新时代,新征程。黄河尾闾的人们将不断加强护河治水能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奋力绘就新时代黄河安澜、人水共生新图景。
(记者 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