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微风拂过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潮滩,不时有鸟儿飞过。这片黄河泥沙淤积出的大片潮滩,每年环西太平洋迁徙的几百万只候鸟会在此停歇补给或安家落户。
然而,自2010年起,一种潮间带生物——互花米草的生长进入了爆发期,它被称为水中的“绿色沙漠”,所到之处侵占了其他植物与动物的生长空间,鸟类觅食、栖息环境大幅度减少,滩涂底栖动物的密度也大大降低。
为守护美丽家园,还鸟儿一方净土,2020年起全国最大的互花米草治理区域——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治理工程全面启动。据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中心主任周立城介绍,按照治理计划,“9月25日前全面完成近10万亩互花米草的第一遍刈割或翻耕,确保在互花米草成熟之前治理一遍,先防止种子扩散、形成增量,再严格按标准进行全面治理,2023年至2025年持续进行治理和维护,力争到2025年年底前将互花米草彻底清除。”目前,第一遍刈割已经完成。
互花米草治理已迫在眉睫
互花米草原产自北美大西洋沿岸,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被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前,互花米草曾是“护滩小能手”,最高可长到两米,且根系发达,极易在河口、入海口区域繁殖,因此在1979年引入我国后,曾广泛应用于滩涂固堤护坡、促淤造陆、抵御台风。
引入到我市后,黄河三角洲的潮滩为互花米草在保护区的繁衍提供了条件,并在2010年到达了爆发期,2020年互花米草在黄河三角洲区域达到了5500公顷,是2010年的8.3倍。
互花米草是外来入侵植物,具有强大的繁殖力,被列为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它会对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和沿海植被造成极大危害,超强的生命力侵占了其他所有植物与动物的生存空间。
据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研究员谢宝华介绍,互花米草的疯狂生长使得底栖动物难以生存,而底栖动物正是来此觅食的鸟儿的食物。
“鸟儿没得吃了,栖息地整体环境就受到了影响,长此以往就影响到了鸟类的数量,互花米草的治理迫在眉睫。”谢宝华告诉记者,互花米草爆发性增长后,保护区内鸟类的栖息空间和原有的湿地系统就渐渐受到了威胁。2016年起,保护区开始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合作治理互花米草,到滩涂现场查看围堰施工、互花米草刈割、芦苇定植进度和水质动态成为科研人员的日常工作。
我市打响互花米草除治攻坚战
治理互花米草绝非易事,放眼全世界也是一大难题。即便在原产地美国,也只是采用除草剂进行化学治理,代价是严重破坏了环境。
黄河三角洲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由自然保护区负责主体实施,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作为技术赋能。我市联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通过小区域实验和模拟分析,结合遥感技术等,最后探索出了一套治理体系:即低潮滩采用贴地刈割、中潮滩采用刈割加梯田式围淹、高潮滩采用刈割加翻耕人工拔除。
治理方法确立了,但茫茫滩涂苇草丛立、潮沟纵横,长时间巡查采样极耗体力,难以辨别方向,容易迷路。“湿地最深处水深及腰,走路非常困难。有一次,我们在湿地中待了8到9个小时,且经常困在泥地里,为此我们改造了适合潮间带作业的机耕船,将割草机与船相结合进行,水陆两栖可用。”谢宝华告诉记者,进入治理现场需要步行加坐船的方式,还要经常根据潮汐时间调整工作时间,有时候工作大半天才能上岸吃饭。
在科研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下,治理互花米草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逐渐探索出了治理互花米草的“东营方案”。然而互花米草繁殖能力极强,可以靠种子和根系两种方式繁殖,又因其生长在潮间带,治理非常困难,治理过程中科研人员一刻都不敢松懈。
“目前我们探索的方案是可行的,但施工中也必须小心谨慎,力争在种子成熟前完成第一遍整体刈割,防止入侵面积进一步扩散。”据介绍,目前全省都在同步对互花米草进行治理,我市互花米草治理面积约10万亩,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互花米草治理区域,该治理模式也将成为我市为国内外互花米草治理提供的一个样板。
修复生态环境 千万候鸟入画来
除治理互花米草外,我市还计划同步修复盐地碱蓬1000公顷,修复海草床50公顷,增殖底栖生物10公顷,全面推动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今年年底前,我市将对互花米草进行四遍翻耕,力争在2025年年底前将互花米草彻底清除。
修复后的湿地生态面貌逐步呈现,鸟群日渐丰富,越来越多的国家珍稀保护鸟类回归保护区越冬栖息、捕食。野生鸟类、河海交汇、新生湿地在母亲河入海之地交织融汇,共同组成了一幅生生不息的生态画卷。
生态守护之路远未结束。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为统领,加大了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湿地修复力度,促进了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提高了生物多样性。目前,自然保护区内共有野生动物1630种、植物411种,鸟类由建区之初的187种增至371种,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绘就了万鸟云集、鱼翔浅底的美丽画卷。
(记者 闫雯雯 庄洪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