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山东经济运行|展望二季度,山东这四大优势很提气!

  4月19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全省一季度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二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至关重要。支撑山东经济平稳向好的有利因素仍然有很多,主要体现在“大、强、足、好”等4大优势。

  市场需求空间潜力“大”

  从外需看,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给山东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一季度,我省出口总额增长超过20%,工业出口交货值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实现了在高基数上的较高开局,这一势头有望在上半年延续。

  从内需看,我省是全国唯一的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双过亿”的省份,拥有庞大市场规模和巨大消费潜力。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消费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消费“压舱石”作用将持续显现,一季度表现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二季度将持续为全省经济向好运行提供增长动力。

  动能增长势头“强”

  经过近五年的持续改革,我省动能转换红利开始显现,发展动力加速转换,叠加数字经济、新基建快速发展。

  一方面,数字化、智能化跨界融合效能显现。一季度,“四新”经济投资增速超过20%,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7%通信系统设备、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增长均超过40%。

  另一方面,新业态快速增长,直播带货、无接触服务等消费新模式加力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近30%。

  企业发展信心“足”

  全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该放的切实放开”要求,各类市场主体协力渡难关的意志更加坚定,发展的信心和意愿得到增强。

  省统计局副局长陆万明介绍,从抽样调查的950家重点企业综合运营指数看,尽管受疫情影响,反映企业短期运营的订单指数处于收缩区间,但代表长期运营基本盘的用工需求指数、资金周转指数仍处在扩张区间,尤其是代表企业运营信心的发展预期指数处于超过60%的较高扩张区间。

  数据表明,企业发展基础总体稳固,市场主体预期信心较足,将对二季度及全年全省经济稳定增长形成较强支撑。

  重点领域拉动“好”

  年初,全省各级深度贯彻实施“十大创新”行动,加快推进技术、平台、企业、人才“四个一批”建设,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发展。聚焦企业生产经营堵点难点,及时出台措施,有序组织生产销售,保持市场主体稳定。

  进一步清理妨碍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隐形门槛和壁垒,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改革,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提升。

  同时,全省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更强,有效提升工作谋划和落实的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兰慧 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刘洁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