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滩区搬迁记

黄河滩区搬迁记

《求是》杂志记者 狄英娜 大众日报记者 赵 丰

  “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经是黄河滩区群众艰苦生活的写照。而如今,外迁安置、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改造提升,滩区群众终于在新时代拥有了一个“稳稳的家”。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就关心黄河滩区迁建问题。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专程来到搬迁社区,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亲切地对乡亲们说,“看到你们安居乐业,我感到很欣慰”。

  初春时节,记者沿黄河大堤一路前行,来到“黄河入鲁第一县”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车窗外,黄河滩区绿柳拂堤、花满枝头,一片生机盎然。

  搬得出、稳得住。行走在焦园乡2号村台黎明社区,白墙灰瓦的楼房整齐排列,学校、超市、各色小店一应俱全,辛庄村475户、1800多名群众2021年搬到了这里。

  “扶贫路上春常在,致富村中景更新。”虎年春节是滩区群众喜迁新居后过的第一个新年,辛庄村78岁老人李进成念着家门口的春联,笑意盈盈。

  “能住上安稳的楼房,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说起几十年来亲历的住房“三部曲”,李进成感慨万千:1962年黄河吞没村庄,村民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选址建了辛庄村,那时房子是土坯房;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慢慢建起了砖瓦房,但仍时不时地被洪水冲垮;2021年7月,一家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房。

  对滩区群众来说,今非昔比的,不仅是住房,在汛期等特殊时期心态的变化更是明显。2021年,黄河下游遭遇罕见秋汛,山东段流量达到5000立方米/秒量级。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占胜说:“以前咱的老村,是自己垫的土台子,一下雨就往外跑,害怕地基淹塌了;现在的新村台五六米高,发再大的水也不害怕。”

  心里安稳了,房子也敢装修了。在1号村台向阳社区分到新房的范海娜拿到钥匙后,就张罗起了装修。她说:“买新家具加上装修,花了六七万元。以前在老村,稍微好点的家具都寄放在滩外亲戚家,说是自己的,可根本用不上。”

  放眼望去,一幢幢干净整齐的小楼房、一个个标准化的卫生室、一座座现代化的学校、一处处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遍布新村台,共同织起滩区的民生保障网。

  能发展、可致富。搬出“穷窝窝”,扛起“金扁担”。迁建不仅“迁”出了大片土地,还引来富农产业,“迁”出了滩区群众的致富路。

  春日暖风轻拂,东明虎杖产业园新栽种的千亩虎杖吐出嫩芽。竹林新村村民孟凡仁在这里工作了近两年时间,“我们前些年就搬上了新村台,家里二十亩地都靠机械化,用不着费心,在这里打工一个月还能再赚两三千元”。

  “虎杖这种传统中药材易种植、销路好。”产业园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加上今年刚流转、新种植的1500亩,虎杖种植基地已有14500亩的规模。从种植、浇水到收获,整个流程至少能够带动3500人就业。

  虎杖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还有显著的生态价值。“长成后可高达近2米,冠层丰富、根系庞大,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风蚀和水蚀,有利于水土保持,进一步促进滩区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负责人说。

  作为山东省黄河滩区迁建的主战场,菏泽市5年来新建村台社区28个、外迁社区6个,帮助14.6万滩区群众圆了百年“安居”梦。图为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乡8号村台。 徐嘉辉/摄

  距此不远的沙窝镇黄河滩生态农业产业园内,100多个钢结构大棚已完成施工。园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占地1200亩的黄河鲤鱼循环养殖基地是产业园新上项目,完工后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步实施的食叶草健康科技产业园项目将引种食叶草1000亩,并配套建设深加工车间,带动周边更多群众增收……

  向未来、底气足。千里黄河滩,旧貌换新颜。现在的好生活只是一个新起点。安居乐业后,滩区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底气和劲头更足了。这些天,村支书李占胜一直在为对接返乡投资项目奔走忙碌。“之前滩区穷,我们村在外面打工的很多,闯出来自己建厂的也不少,现在有了新村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都愿意回家投资建厂,助力乡村振兴。”

  美丽的校园、崭新的桌椅、清脆的读书声……从滩内到滩外,孩子们学习的环境与城市里比也不逊色。为了从教育上“拔穷根”,菏泽市从事业编制、职称评聘、薪资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吸引年轻教师加入。

  “孩子是未来和希望。村里现在特别重视教育,200多个孩子培养好了,村庄的发展动力会更足!”展望未来,滩区群众信心满怀。

  记者手记:

  滩区居民迁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滩区迁建工作,心系滩区百姓,亲自到迁建社区视察指导。万里黄河,奔腾依旧;千里滩区,换了人间。从过去黄河滩里的“穷窝窝”,到如今幸福河畔的“美家园”,滩区百姓生活的变化翻天覆地,祖祖辈辈为之奋斗的“安居”梦想终于在新时代得以实现。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