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义和镇:耐盐碱作物育苗走进“春天里”

  “这个甘薯品种由日照市兴华甘薯研究所独家授权,此次采购的10万斤种薯,能够育苗600万株。”在河口区义和镇“锦绣河口”现代农业示范园甘薯育苗大棚内,正带领工人们紧张忙碌的河口区慧海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李慧高兴地说,“除我们自己的基地,还能满足周边1000亩土地的种苗供应,我们义和镇的甘薯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河口区慧海农机合作社自2019年以来开始探索盐碱甘薯种植技术,种植面积由2019年的试种150亩扩大到2021年的1000亩,并与山东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签订了协议,合作建设“国家甘薯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山东农科院甘薯生产示范基地”两个基地,聘请“地瓜皇后”、“泰山学者”王庆美研究员和山东农业大学史春余教授作为指导老师,种植耐盐碱脱毒种苗,采用机械化种植和“膜下滴管带”新技术,解决了土地盐碱、干旱难题,趟出了一条盐碱地种植甘薯的新路子。

  随着甘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苗供应和储存问题成了制约甘薯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推动甘薯产业发展,解决制约甘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义和镇先后投资2970余万元建设了甘薯育苗高温大棚13座、万吨冷库1座,甘薯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正在逐渐形成。谈到下一步甘薯产业的发展规划,义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雯雯介绍说:“2022年,我们将围绕甘薯产业,突出抓好品种选育、种植推广、储存保鲜、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和拉长产业链条,努力创建甘薯小镇,打造盐碱地上的‘黄河口·甘薯粮仓’,使甘薯产业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随着耐盐碱甘薯育苗产业的落地生根,义和镇耐盐碱大豆研发工作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近日,河口区人民政府与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将为河口区推广大豆种植,打造“国家耐盐碱作物优良品种研发基地”。这里所说的“国家耐盐碱作物优良品种研发基地”的核心区就位于义和镇北部的‘锦绣河口’现代农业示范园。“下一步,我们将主动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为推进河口区耐盐碱作物优良品种研发工作作出积极贡献。”义和镇党委书记戴鹏表示。

(记者 王文朋 通讯员 吴吉新)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