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春走基层·幸福追梦人】苇草成金 “编”废为宝

  “侧着下针,针头缝隙就小一些……”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李光祥正在教授一群特殊的学员学习苇编。

/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学员们正在向老师学习苇编。

  作为乐安苇编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李光祥自幼就随母亲学习苇编,他认为把这种非遗技艺教给这些特殊人群、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能帮助特殊人群实现自身价值。“目前这里有12名残疾人学员,对他们来讲,学习苇编的过程虽然艰苦,但也能够感到快乐和幸福。”李光祥说。

  有个小姑娘原来不太喜欢苇编,但是经过耳濡目染,逐渐对苇编产生了兴趣。经过反复练习,从刚开始的时候一天只能编一扇苇编,到现在一天能编八扇了。“这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通过编织也逐步带动了她的康复。”李光祥说。教授特殊人群付出的努力要比教授普通人多得多,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技法普通人练习一两遍就会了,而对于特殊人群来说可能要多学十倍百倍。这不仅是对他们自身的挑战,也更需要老师耐心地讲解和不厌其烦的指导。

  由于扇子的制作工艺较为繁琐,需要时间较长,往往成品售价与付出的时间、精力不相符。胜宏社区给出了答案:再多付出一点儿,用“不甘”弥补“不足”,让特殊人群融入社区大家庭。近年来,胜宏社区坚持“因人设岗”的服务理念,根据学员实际情况选择匹配岗位,使学员能够真正参与其中,体会到自食其力的成就感。胜宏社区工作人员刘向敏说:“我们现在正在开展如康家园项目,可以帮助这些特殊人群走出家庭回归社会。”

  新春意味着新的开始,在新的一年里,胜宏社区将扩大覆盖面,持续针对特殊人群开展活动,并且将活动延伸到全体有困难居民,让社区居民也可以接受免费培训,通过灵活就业让他们获得一定的收入,带领全体居民共同书写更美好的生活。

/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用之草。这句话既灌输着“不服输”的乐观,又传递出“不认命”的坚强。天和地,人和草,在苇编技艺的传承中,天生我才的特殊人群,幻化成了一丛丛有用的芦苇,人生虽苦,但要坚信:如果事与愿违,那一定另有安排。

(记者 赵鹏飞)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