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治黄史浸润东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黄河流路变迁示意图。

/

  滩区群众“安居梦”在黄河岸边变成现实。     记者 周广学 报道

  “黄河入海流,真是辽阔啊!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今年10月20日,在黄河入海口码头,镜头定格了习近平总书记凭栏远眺的一幕。

  千秋大计,总在心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保护黄河作为治国理政的大事来抓,倾注了大量心血。两次座谈会,多次专题研究,思路愈加清晰,今年10月公布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生态治理、产业体系、基础设施、黄河文化、民生建设等各个方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细致入微的安排,搭建起了黄河保护治理的“四梁八柱”。

  东营,黄河入海前流经的最后一个城市,以一隅之地,享受着母亲河广博的滋润,也承接着万里之水的融汇。一直以来,让黄河之水安澜入海,是东营人始终扛牢的艰巨又光荣的重任。隽永初心,锲而不舍,传承精神,久久为功,母亲河与这座湿地城相依相伴,正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蜕变——

  “龙摆尾”造就三角洲

  大开发曾频遇“改道”难题

  时间的镜头朝前伸,历史的景深往前推。

  浩瀚且珍贵的史料记载还原了黄河入海流路的变迁:西汉以前,黄河流经今河北省在天津附近入海,而今东营市西南境为滨海陆地,属青州部千乘郡境地;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在魏郡(今濮阳境)改道东流,来东营境入海,史称“千乘海口”;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今河南濮阳境)大决,改道北流,至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共446年时间内,黄河在滨州以北入海,入海口离开东营境内;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河南省兰考县境内)决口后,弃徐淮故道北徙,至张秋镇汇入大清河,复由东营境地入海,在这片不断生长的土地上,孕育了广袤富饶的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

  只是,善淤、善决、善徙的黄河在为黄河口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制造“烦恼”:1855年至1946年入海行水的80多年间,黄河尾闾决口、摆动、改道达50次之多,其中黄河河口摆动幅度大的改道就有6次,“大孤岛,人烟少,年年洪水撵着跑,人过不停步,鸟来不搭巢”,成为昔日黄河三角洲的真实写照。

  1953年4月,面对“小水三河并行、大水漫流横溢”的黄河入海流路,为了人民安于生计,当时的垦利县提出在小口子村附近,甜水沟与神仙沟相向坐湾处挖引河使“三河归一”的请示,很快得到上级批复,“同意因势利导,人工挑挖引河,改道神仙沟。”同年6月14日,在杏黄麦熟的季节,220人组成的民工队伍开进了河海交汇的小口子,用最原始的抬筐、挑篮、木独轮车等工具,苦战三天,完成了一条长119米,宽17米的引河。同年7月8日,滔滔黄河水按照人们的意愿通过引河由神仙沟独流入于渤海。也正是从那时起,为了让黄河有一条稳定的入海流路,黄河人走上了数十年艰苦卓绝的探索之途。

  1963年12月30日,黄河入海口处的小沙汊河卡冰阻水,危急情况下的第二次人工干预改道得以实施,黄河入海北走刁口河。

  上世纪70年代的黄河口,因石油的出现而大放异彩。在胜利油田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黄河人在总结前两次人工干预改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工主动改道的设想,最终选定离海近、影响范围小的清水沟作为新的入海流路。

  这次改道一波三折,直至1976年5月21日在罗家屋子成功截流,滚滚黄河才又一次按照人的意愿,从清水沟注入渤海,有力保障了油田会战、海港建设、河口地区开发的有序进行。

  固守清水沟入海流路45载

  东营迅速在渤海湾崛起

  大河稳,社稷兴。清水沟改道成功了,到底能走几年呢?如果只有十年八年,那和自然摆动便没有了区别。如何让入海流路稳定下来,一直是东营崛起之路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1988年,“市府出政策,油田出资金,河务部门出方案”的三家联合治河方针出台,黄河口疏浚治理前线指挥部成立,“截支强干,工程导流,疏浚破门,巧用潮汐,定向入海”的河口治理方案成熟并付诸实践。

  1988年至1993年,东营先后截堵支流汊沟80多条,延长加高北岸达14.4公里,修做导流堤53公里,修建控导护滩工程3处,险工3处,清除河道障碍2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土方1449万立方米,石方10.69万立方米……治理当年,黄河连续8次洪峰,一次比一次凶猛,但河口的水位却一次比一次下降。

  这一次疏浚治河的成功,掀开了稳定入海流路的新篇章。

  1996年,国家决策层的关注催生了河口治理一期工程的立项与实施,《黄河入海流路治理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获国家计委批复同意,总投资达3.64亿元,重点实施了北大堤沿6号路延长及孤东油田南围堤加高加固和险工新建、南防洪堤加高加固及延长、清7以上河道整治、险工建设以及部分控导工程的新建续建等。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让“行将改道”的入海流路焕发了青春与活力,不仅延长了行水年限,更使河口防洪体系初见端倪,堤防加固抬高与险工建设使防御洪水的能力由原来的64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10000立方米每秒。

  与此同时,东营跨越7年、3次组织施工、历经三次调水调沙的挖河固堤工程,上演了一场大气磅礴的现代版“愚公移山”:挖掘机、自卸车、组合泥浆泵、挖泥船等多种机械设备轮番上阵,近万人参加共挖出泥沙1057万立方米,加固堤防24.8公里,开挖疏浚河道总长度53.6公里,于2004年6月30日顺利结束。资料显示,挖河固堤起到了降低河床、减缓淤积的作用,为黄河入海流路稳定提供了保障;而挖出的泥沙加固了大堤,并将荒碱地改造成林木繁茂的堤防淤背区,使“挖沙”与“放沙”得以有机地结合。

  再次俯瞰沿黄两岸,我市集“众”之力,建起了防守任务的堤防207公里,险工23处,控导工程19处,成为保卫家园、守护百姓生命防线的“卫士”。今年10月,秋汛猛烈,黄河汹涌,刷新了1988年以来东营市黄河最大流量,防洪防秋汛形势异常严峻。无数党员干部、退伍军人、村干部、滩区群众闻“汛”而动,万“众”携手,连续作战,寸土不让,以冲锋的姿态,在黄河大堤筑起了冲不垮的“堤坝”。最终,在这场母亲河关于毅力与智慧的考验中,东营“治黄”人千方百计严防死守,全力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一如往昔数十载,力保黄河安澜入海。

  如今的清水沟黄河流路,已经稳稳走过了45年,这恰恰也成为撬动东营在渤海之滨迅速崛起的支点,一代又一代东营人传承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治黄精神,奋力推进改革发展实践,使得昔日的广袤荒原和盐碱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车流如织、乡村谷米满仓、校园书声琅琅、工厂机器轰鸣,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全市人民迈进了全面小康……

  抢抓国家战略新机遇

  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历史前行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精神的滋养;风雨无阻的每一程,必少不了精神的磨砺。

  在东营市第一家“国字号”场馆——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内,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治黄史”和1946年“黄河归故”后党和人民的治黄历史。浸润其中,探寻历史深处一个又一个坐标,回望时间长河中那仿若星辰的片段,是过去,更叠加于当下与未来。

  鉴往知来,更当接续努力。今年10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东营视察,深入黄河入海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黄河原蓄滞洪区居民迁建社区和胜利油田有关生产单位,一路深切关怀,一路殷殷嘱托,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脉领航,对东营发展赋予重大使命、指明前进方向,为东营人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其治理和保护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这幸福河是一条生命之河。东营市是典型的北方缺水型城市,年降水量仅556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96立方米,不足全国的1/6,而黄河是东营主要的客水资源,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我市积极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现有各类引黄口门16座,建成大中型引黄灌区12个,设计灌溉面积262万亩,极大保障了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促进了城市生产发展。

  享受着黄河之水的滋养,东营市也十分重视水安全管理,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让爱水惜水节水理念深入人心。自2020年以来,在农业节水增效方面,投资14.61亿元实施全市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投资3.59亿元实施胜利灌区、东水源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工程,投资3.9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6万亩,有效减少了灌溉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在工业节水减排方面,严格控制新上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引导企业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力度,金岭新材料公司投资1.8亿元新上污水零排放项目,年节水400万立方米,利华益集团通过中水回用等节水措施,年节水250余万立方米;在城镇节水降损方面,大力实施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相继建成了金湖银河、明月湖湿地公园等一批城市湿地公园,实现雨水资源的就地就近利用,完成海绵城市建设33.88平方公里,建成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的天鹅湖蓄滞洪工程,达到蓄滞4千万立方米雨洪水条件,实现雨洪水资源化利用。

  这幸福河是一条生态之河。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5多万公顷,其中,约三分之二分布在现行清水沟入海流路,三分之一分布在刁口河流路。如今,我市通过实施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刁口河备用流路保护治理,实现清水沟、刁口河双管“输血”,彻底改变了以往单一现行入海流路区域生态系统良性维持困难的局面,而宝贵的黄河水,也成为了黄河口生态湿地和生态系统的“命脉”。

  2020年6月,随着黄河汛前调度大流量洪水的持续下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水工程随之启动,首次实现了人工控制漫滩补水。据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综合监测显示,此次生态补水大有裨益,黄三角芦苇沼泽湿地面积达1.73万公顷,恢复至上世纪80年代水平,较2008年增加5800余公顷;清水沟流路湿地恢复区内样地植被较2015年增加3科13种,刁口河流路湿地恢复区内样地植被较2010年增加16科43种。今年调水调沙期间,我市继续实施生态补水,水头到达刁口河流路自然保护区仅用81个小时,补水速度较2020年创下新高。

  哪儿环境好,鸟儿最知道。在黄河水的滋养下,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监测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保护区内东方白鹳从2003年开始在黄河口筑巢繁殖,截至2021年累计成功繁殖雏鸟2278只;世界易危鸟类黑嘴鸥自2013年开始在黄河口大量繁殖,2021年繁殖种群已突破1万只;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达1630种,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371种,每年这里还吸引600余万只鸟类繁殖、越冬和迁徙。

  这幸福河更是一条活力之河。黄河流经东营138公里,带来了大量滩区优质土地,这为东营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黄河滩区种植业绿色发展试点得以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万亩试验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东营区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整县制推进项目获得国家补助资金5000万元,项目计划总投资1.08亿元,将着力打造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桃花岛旅游度假区、董王特色民宿等重点农旅项目“蓄力出击”,在产业融合、城乡融合方面探索了新路径;沿黄生态长廊新增、提升林带8641亩;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全部完工;胜坨镇小张村、东王村,北宋镇高家村、佟家村、南贾家村等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彰显了“黄河口民居”新范式。

  上世纪70年代,我市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响应国家号召搬迁至沿黄大堤的房台上居住。2013年起,我市开始推进南展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66个房台村进行拆迁改造,让住在狭窄简陋房台上的村民,二次搬迁到功能完善的新型社区安置居住,目前建设完成3个安置社区。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3个安置社区之一的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如今,安置社区内,滩区群众搬进了敞亮的楼房,家门口的草编合作社、老年餐厅、便民服务站等一应俱全,“安居梦”正在黄河岸边变成现实……

  进入12月的东营,黄河已然舒缓了气势,温和地流淌,只是一旦“挣脱”寒冬,那奔向新生的力量必将会荡气回肠,如同这座与黄河相依的年轻城市,涌流着不竭的生机,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带来更多惊喜与荣光。

  (记者 赵尔靖)

  (资料提供:黄河河口管理局、东营市水务局等)

责任编辑:张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