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针”来了! 我市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10月12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为进一步巩固新冠病毒人群免疫屏障,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输入传播,自10月13日起,我市正式全面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为全程免疫6个月以上的市民开展“加强针”疫苗接种。

  根据国家安排,现阶段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目标人群为全程接种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灭活疫苗和天津康希诺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优先在感染高风险人群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员中开展。

  市卫生健康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加强针’疫苗接种人群为全程免疫6个月以上的市民,现在第一批符合条件的人员主要是4月13日前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截至4月12日,我市全程接种人员共9.7万余人,目前各县区正在按照时间顺序,压茬推进,全面开展‘加强针’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和相关宣传工作。”

  疫苗接种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接种人员提醒市民,为获得最佳免疫效果,请符合条件的居民根据通知的时间,尽早完成加强免疫。同时,携带好身份证前往接种点,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接种时,配合工作人员主动通过接种凭证或手机出示前两针接种信息,接种后,按规定留观30分钟。

(记者 陈丹)

/

  “为什么要打加强针?”“什么时候打?”“有哪些注意事项?”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疾控中心专家进行了梳理和解答。

  ●为什么要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

  疫苗接种后,免疫保护会随时间逐渐减弱。为使机体维持牢固的免疫力,需要根据不同疫苗的免疫特性适时进行再次接种,称为加强免疫。多项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6个月后,部分受种者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出现下降,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增加,需要进行加强免疫。

  ●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的安全性、有效性如何?

  研究显示,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免疫6个月后再接种1剂加强针,受种者体内的中和抗体迅速增长。加强免疫2周后,中和抗体水平较接种前可提升几倍甚至几十倍,且半年后加强免疫形成的抗体水平虽然也有下降,但依然高于全程接种后的峰值。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除了能使抗体增加外,抗体谱也更广,对变异株会产生更好的保护作用。

  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加强针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种类和几率与基础免疫时没有显著差异。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放心接种。

  ●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要选择哪种疫苗?

  目前建议使用与基础免疫相同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对使用同一企业灭活疫苗完成两剂次基础免疫的人群,原则上使用同企业生产的灭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使用不同企业灭活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优先使用第二剂同企业生产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如无第二剂同企业疫苗,可使用第一剂同企业疫苗。基础免疫使用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人群,使用腺病毒载体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如何预约?

  针对不同人群,我市将实施不同的加强免疫接种预约形式。职业暴露风险高的人群,将以主要由所在单位或行业为主组织集体预约接种;其他人群可到辖区指定的接种门诊进行预约接种。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要注意哪些问题?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的注意事项和基础免疫基本相同。通常的接种禁忌包括:

  (1)对新冠病毒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全程免疫后至少6个月以上进行加强针接种。加强免疫接种时同样需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接种疫苗后,有少数人会出现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疼痛、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这些情况一般不需要去医院就诊,通常2-3天就会好转;但感觉症状比较重、持续时间比较长时,建议及时去医院诊治。

(记者 陈丹 整理)

/

/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