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现我市牢记嘱托、扎实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近日,东营日报组织开展了“记者黄河滩区行”大型采访报道活动,派出记者深入我市黄河滩区采访报道,充分展现滩区巨变,展示群众幸福生活。
陈庄镇黄河滩区稻田。 记者 周广学 报道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好一幅黄河、黄河口大米秋景图!
往昔新生盐碱滩涂,今日繁盛渤海粮仓。近日,记者走进利津县陈庄镇黄河滩区,近3万亩黄河口大米稻田一望无垠,金黄的稻浪随风翻滚,稻香弥漫沁人心田。
置身其中,这看似平常的3万亩黄河口大米又有何过人之处?
中科院研究员任进行高光谱无人机航拍
数字化稻田工作场景
数字化稻田工作场景
“黄河口大米产区处于北纬37度这个全世界最优质的农产品生长黄金纬度带上,与全球久负盛名的米中翘楚——日本越光米的核心产区新潟县正处于同一纬度且气候相近,并与之相媲美。黄河口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达220天。这里也是单季水稻生长期最长的地方,最长可达180天,水稻生长过程吸收养分充足,风味更佳。”黄河口大米产业研究院负责人李学诗的解答令人拨云见日,“而更关键的是,我们赋予了黄河口大米全新的品牌定位,即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用AI涵养的世界好米。那什么是用AI涵养?AI涵养最核心的是对现代数字科技的整合运用,对稻田进行精准高效的生产管理,这是全国领先水平的技术与模式。另外又包含了用爱涵养的意思,因为黄河母亲河几千年来孕育的中华文明,她的水和土,包含了太多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黄河口大米也因此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黄河,要生态保护,也要高质量发展;黄河口,既要改盐增粮,也要节本增效。今年,利津县以敢为人先的决心,联合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与艾米数字农业研究院,共同支持成立了黄河口大米产业研究院,黄河口大米开启了领先全国的全域、全程数字化之路。
管控中心数据大屏
客商通过大屏可了解每一块田的全方位数据
在陈庄镇黄河口大米数字化和品牌展示中心,记者看到,通过指挥中心总控界面,实时监控全域水稻种植的气候和水土等自然环境数据,土壤墒情数据,种植土地面积、品种、种植户数据,种植户每日农事生产活动纪录数据,每一块田的生长状态、生长周期,病虫害情况等数据,实现全程可溯源。目前,黄河口大米产业研究院在利津县已建立全域水稻田数据库,未来,有希望在全市推广。
研究院工作人员指导种植户使用管田app
种植户通过物联网和手机移动端进行农事记录和管理
移动端巡田监控
而种植户手机端安装的“艾米管田”APP,实现每日农事生产的“人”和“事”的数据采集,进行实时、动态生产管理,并可让农民轻松掌握农田的健康指数,精准施策。“以前看父辈种田非常辛苦,但我们现在的种植管理已经实现了移动化,农民在手机端就可以实现数据收集和生产管理,在平板电脑上就可以实现高效的管理。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将会成为一种令人羡慕的高科技职业。更多像我这样的游子,也会回到我们的家乡。”黄河口大米新农人薄成林话语中满是自豪。
如今,陈庄镇黄河口大米数字化和品牌展示中心,已具备品牌形象展示、数字系统展示以及水稻交易数字化管理、商务洽谈等功能,将面向全国进行品牌展示推广和购销资源对接,配合举办多形式的推广活动,短时间内辐射更为广阔的市场,让黄河口大米走出家门。
品米思乡,溯源寻根。黄河口大米,正以全新的原产地核心驱动力,全新的品质和品牌发展路径,打造大米品牌新标杆。
优渥天赋,科技赋能。黄河滩区,正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东营日报记者 王敏)
对未来信心十足可有干劲了
新立村村民王俊峰:今年是个丰收年,我家承包的2个大棚种了10亩的黄瓜和豆角,长势相当不错,而且今年蔬菜的行情很好,8月份到现在,卖了差不多9万块钱了,干活可有劲了。而且,我们的大棚实现了两季种植,甜瓜卖得贵的季节一过去,我们就抓紧除苗种黄瓜、茄子等蔬菜。之前,只能靠在周边打零工养家糊口,辛辛苦苦一年挣个3万来块钱,仅够家里开销,存不下钱;现在,对未来信心十足可有干劲了。
(记者 王敏)
创建全市数字农业发展样板
陈庄镇党委书记扈大强:陈庄镇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立足资源禀赋、特色产业、交通等优势,融入发展大局,统筹推进陈庄现代农业产业园、黄河口数字水稻产业园等园区建设,运用数字科技为农业赋能,打造数字化农业平台,创建全市数字农业发展“样板”,最大限度发挥黄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用生态化、智慧化、品牌化的方式,推动全镇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记者 王敏)
让这片土地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新希望
孙志刚教授工作场景
研究院工作人员和种植户通过移动端交流工作
研究院工作人员通过平板移动端设备进行巡田记录工作
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院长孙志刚:在黄河入海口这样独特的地方,因为河海交界,这里的冲积平原大多属于盐碱地,原来很多作物产量都很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家的号召下,百位科学家扎根在黄淮海平原上,开展史上有名的农业领域黄淮海科技大会战,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对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进行不断优化。从黄淮海科技大会战到近10年的渤海粮仓示范工程,30多年来,三代科学家一直在这里接力奉献,以不懈的努力守护这方自然宝藏,创造出一个个增粮奇迹,水稻在黄河口飘香,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渤海粮仓。我们算是第四代科研工作者,科研工作都是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我们的工作也是有根可寻、有源可溯。我们会继承黄淮海科技大会战精神,让这片土地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新希望。
(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