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竞争,本质上是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东营市因油而生,因油而兴。油地校融合发展始终是东营最突出的特色、最独特的优势,更是最重要的潜力。进一步促进油地校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深化油地校人才共育共享共用机制,实现“十四五”时期人才政策的升级、突破与拓展。
构建油地校人才共育联动体系。油地校融合发展,要形成构建油地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共育联动体系,完善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一是地方政府要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在政策制定、资金支持、舆论导向、服务体系、部门协调等多方面为高校人才培养、胜利油田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要更加贴近市场需求。高校要建立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培育地方和油田的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特别是在石化、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新材料、航空航天等制造业,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居家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培养区域发展需要的人才。三是油田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打造人才发展的创新创业工作、科研平台,推动人才工程项目与生产、科研相衔接。重点建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科技人才队伍、技能人才队伍,着力提升油田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占比。
完善油地校人才共享机制。人才共享机制有效运作前提是油地校要树立人才共享观念,为人才共享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一是加强制度创新,由政府牵头制定油地校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油地校人才界定、引进、奖励等方面制度的对接,实现油地校高层次人才共享制度的一致性;要大力探索推行人才三方共用创新制度,切实推动油地校之间人才柔性流动,为人才共享创造制度条件。二是构建人才信息库。构建多元化、综合性、专业型、智能化的油地校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库,实现油地校高层次人才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查询;建立油地校人才信息互通发布机制,实现油地校人才信息网站互联、重要信息协助发布、人才信息数据库共享。三是创新共享模式。探索人才工位、带土移植、科技联姻、智力嫁接、客座顾问等模式进行油地校人才共享模式实践和创新;鼓励油地校人才试行技术入股、搭建创新团队等形式实现人才共享。
落实油地校共用人才政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调“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一是要进一步打破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为油地校人才合理流动、高效配置提供通道。构建油地校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人才供求、价格和竞争机制。二是完善薪酬、股权等激励机制。完善科技创造报酬体系,激发油地校一线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提高薪酬对油地校科技人才的激励效果,科技人才的薪酬要与科技创新、知识创造所产生的价值挂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允许油地校科研人才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研人员以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作价入股,通过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获得价值回报。明确科研成果归属认定方法,不以行政权力来强行分配科研成果归属。三是建立保障机制。油地校要营造优质人才发展生态。优化人才服务体系,推进人才政策“一网查询”、人才办事“一网通办”、人才窗口“一口受理”、人才服务“一码集成”。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坚持租购并举、以租为主,油地校联动,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优化才尽其能的创新创业环境,引导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东营职业学院 李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