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汛期已至,请记住以下水旱灾害防御知识(一)

东营市情

◎洪涝灾害特征

东营市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基本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水旱和风暴潮灾害频繁,旱涝交错发生。年内既有旱灾,又有涝灾,先旱后涝,此旱彼涝,旱涝并存,风暴潮频发。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秋季,旱灾多发生在春季、初夏和晚秋,风暴潮灾害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年平均降水量540.3毫米,多集中在夏季6月至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汛期降水频繁,局部性暴雨时有发生,且突发性强降水时间集中,可预报时效短。由于地势平坦,汇流速度慢,洪水历时较长,致灾性强。

◎中心城“无内涝城市”建设标准

无内涝城市建设原则:小雨不积水、大雨不成灾、暴雨保安全、雨水多蓄用。

无内涝城市建设标准:50年,城市防洪标准:100年,雨水管网设计标准:3~5年,雨水泵站设计标准:5年,河道排涝标准:10年。

(1)发生小雨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城区地面无明显积水(<76.7mm);

(2)发生小于城市内涝标准的降雨时城区内不出现内涝灾害,积水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消除(<193.2mm);

(3)发生超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时,城市运转基本正常,不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193.62mm);

(4)在保证安全和有效处理初雨污染的前提下,利用调蓄设施存储雨水,适时利用。

◎雨量分级

降雨可按空气上升的原因,分为峰面雨、地形雨、对流雨和台风雨四类。雨量分级为:

小雨:12小时降水量(毫米)≤4.9或24小时降水量(毫米)≤9.9;

中雨:12小时降水量(毫米)5.0~14.9或24小时降水量(毫米)10.0~24.9;

大雨:12小时降水量(毫米)15.0~29.9或24小时降水量(毫米)25.0~49.9;

暴雨:12小时降水量(毫米)30.0~69.9或24小时降水量(毫米)50.0~99.9;

大暴雨:12小时降水量(毫米)70.0~139.9或24小时降水量(毫米)100.0~199.9;

特大暴雨:12小时降水量(毫米)≥140.0或24小时降水量(毫米)≥250.0。

◎汛期防御避险基本知识

1、汛期出行,要合理规划行程,尽量避免在雷雨天气出行,或者选择绕避路线,远离河道、山区。不要在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内涝高发地驻留,不要在积水路段行走,不要靠近有旋涡的地方,防止跌入水井、地坑。

2、居住在低洼地区的居民,可以提前筑高门槛或在门外放置沙袋,防止积水入侵。若积水进屋,要及时切断电源和气源。

3、养成汛期关注天气预报、山洪预警的生活习惯,做到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确保安全。

4、碰到险情有通信条件的,可利用通信工具向110或119报告洪水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要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顶。

◎降雨信息预警

根据气象、水文、工程等信息资料分析汛情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蓝色汛情预警(Ⅳ级)、黄色汛情预警(Ⅲ级)、橙色汛情预警(Ⅱ级)、红色汛情预警(Ⅰ级)四个预警级别。

(一)蓝色汛情预警(Ⅳ级)

◎ 标准: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 防御措施: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二)黄色汛情预警(Ⅲ级)

◎ 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 防御措施:

1、进入暴雨戒备状态,市民应当关注暴雨最新动态。

2、防御暴雨可能造成的城市局部内涝、房屋进水、断电等灾害。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地点避雨。

4、检查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三)橙色汛情预警(Ⅱ级)

◎ 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 防御措施:

1、进入暴雨防御状态,依规启动防洪排涝应急响应,单位和个人(除应急、特种作业部门以外)暂停户外作业和活动。

2、地下商城、地下车库、地下通道、地下仓库等地下设施管理单位或者业主以及低洼、易受水浸地区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减少损失。

(四)红色汛情预警(Ⅰ级)

◎ 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 防御措施:

1、进入暴雨紧急防御模式,依规实施防洪排涝应急抢险救灾。

2、托儿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停课;未启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校上课;在校学生应当服从校方安排,校方保障在校学生的安全;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应当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

3、临时避险场所开放,危险地带人员要迅速撤离。

4、除必须在岗的工作人员外,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地点、工作性质、防灾避灾需要等情况安排工作人员以及因天气原因滞留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避险措施。

◎遭遇暴雨洪涝该如何自救

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注意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或网络等渠道关注天气预报,掌握暴雨最新消息。

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当积水漫入室内时,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处于危旧房屋或在低洼地势住宅的群众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居民住户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

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当汽车在低洼积水处熄火时,人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要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在山区旅游时要注意防范山洪,当上游来水突然浑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需特别注意,需及时转移至安全区域。

相比“湿身”,暴雨天最最最可怕的事情是出现触电的意外,所以,暴雨天在外行走,一定要留意自身安全。

温馨提示

汛期请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出门前请将窗台、阳台、露台等部位的花盆、遮阳伞等容易坠落、受损的物品放入室内;请及时对空调室外机、遮阳棚支架的牢固状况进行检查,如发现有不牢固的情况时,应尽早加固;离开家时请检查门窗是否关闭,以免下雨、起风时户内进水或窗户(外推式)吹落。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