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雯说健康】供暖季如何预防“暖气病”?

  长期呆在暖气房中,如果通风和补水不够到位,您是否感受过有鼻咽干燥、头晕、无力等诸多症状?近日,我市已正式开启供暖模式,在密闭的暖气房里呆久了,有时会出现各类症状,这被称为“暖气病”。那么,如何预防“暖气病”?怎样才能暖和又舒适的度过冬天?记者进行了调查。

/

  因暖气引发的病症称为“暖气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供暖后室内外温差大,加之室内门窗紧闭,空气干燥、不流通,很容易引发鼻咽干燥、流鼻血、浑身无力、头晕恶心等一系列症状。这类因暖气引发的病症通常称为“暖气病”。

  对此,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的呼吸内科、皮肤科、眼科等诊室了解到,供暖期间室内干燥,人体内水分流失会加剧,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嘴唇干裂、喉咙干痒等症状。同时,室内的环境会加快病菌的滋生和传播,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容易造成痰液黏稠或结成干痂不易排出,不仅使贮留的痰液成了病毒和细菌的滋生地,进一步加重感染, 结成干痂的痰液还会固定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使黏膜顶端的纤毛不能依靠正常运动来帮助排痰,从而进一步破坏黏膜纤毛的生理功能,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供暖期间要经常开窗通风

  为此,相关诊室医生提醒,冬季供暖期间要控制好室内外温差和空气湿度,经常开窗通风、多补充水分,谨防被“暖气病”找上门。

  首先,待在暖气房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2000毫升。进入冬季,气温不断下降,人室内活动时间增多,开窗通风换气的次数和时间减少,很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因此,在冬季,有暖气的房间也要经常通风换气。一般最佳时间段为上午9时至下午5时之间,开窗通风半小时左右。

  同时,在暖气房中也要注意预防眼睛干燥,如可以用热水的蒸汽熏蒸眼睛,还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刺激泪腺分泌。

  供暖季室内空气变得干燥,一定要注意保持空气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在地面洒水,放一盆水在室内来增加空气湿度,从而增强人体的舒适度,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

  室内温度升高 宝宝的健康要注意

  值得注意的还有,供暖后,许多宝宝都不能适应暖气房中干燥的环境,极易出现感冒、鼻炎等呼吸道疾病对的症状。据儿科医生介绍,当季部分儿童发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可能与家中温度有关,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疾病。室内外的温差较大,冷热交替也使感冒疾病高发,通常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流鼻血、嗓子疼、头痛、发烧等,个别小儿还会有病毒感染引起腹泻的症状。

  因此,家长首先要注意室内通风,让室内空气充分循环,减少室内污染和病菌的蓄积。还要注意保持室内湿度,湿度以50%到60%为宜。如果使用加湿器,一定要定期清洗、杀菌,否则滋生细菌对健康更为不利,也可以在屋内摆放几盆水和绿植来增加湿度。

(记者 闫雯雯 报道)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