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说“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可见再好的远亲也比不上近处的邻居。时代在变,社区邻里关系也在变,当我们的社会从“熟人社会”转变为“陌生人社会”,首先是一种进步,这意味着经济规模扩大、人员流动性增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但是,当社区邻里之间的摩擦增加了社交负担,也让人的情绪变得纠结。这种纠结提示,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必须树牢规则意识,尊重他人权益。
为此,记者走访我市相关小区,并邀请安宁社区党委书记徐文红就不文明行为引发的纠纷案例进行了剖析,希望能对大家的生活有所启示。“社区一家亲 和谐邻里情”,愿每个人都能被邻里情温暖,也让我们的“陌生人社会”更有人情味。
有种不舒服:
楼道里乱摆乱放
市民赵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放在家门口的电动车,竟惹来了这么多麻烦。先是邻居家的孩子不慎被电动车刮倒,摔伤了胳膊,接着两家人因为赔偿问题起了争执,差点大打出手。前前后后两家人协商了近一个月,才就赔偿问题达成了一致。
记者赶到时,物业的工作人员正在帮忙调解。“你家的电动车乱摆乱放,把我孩子弄伤了,就得负全责。”受伤孩子明明的母亲刘女士越说越激动。事情发生在一个月前,正在上小学的明明和来家写作业的同学一起出门玩。俩人打闹着要去乘坐电梯,经过赵强家门口时,明明被同学从后面推了一下,一不留神,脚底打滑,正好被赵强家的电动车挂住了衣角,摔倒并把胳膊摔脱臼了。刘女士听到惊叫声,立刻冲出来把儿子送到医院。她认为,孩子受伤,赵强应该承担所有责任。
事情刚发生的时候,赵强对此事表达了歉意:“因为把电动车停在楼下觉得不放心,就停在了自己家门口,毕竟这么做不合适,所以我觉得应该承担所有医疗费用,大约三千元。”但是刘女士却觉得,还需要赵强承担孩子的营养费和刘女士的误工费等,各项费用加起来约一万元。赵强感觉刘女士索要的费用数额太大,而且明明受伤,父母也有一定的责任,其他在楼道里放置杂物的邻居也有相应责任,所以始终不能接受赔偿金额。
一个月来,虽然物业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多次介入协调,两家人也前后交涉了多次,但是由于各持己见,都不肯让步,始终没有谈拢。最终,在大家的劝说下,两家人才同意各退一步,达成了赔偿协议。
提醒
为了营造一个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社区居民应自觉清理存放在楼道内的物品。乱摆乱放不但影响楼宇的清洁卫生,也堵塞消防通道,留下了安全隐患,因此,请勿把居家物品存放楼道。
有种担忧:
遛狗不拴绳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市民会饲养宠物狗排遣寂寞、增添生活乐趣,但如果养狗不拴绳、随地便溺、惊扰居民,就会让人生厌。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个小区看到,尤其到了傍晚时分,很多市民会在小区和街头公园散步聊天,一些养狗的市民也会到小区里、路边、广场上遛狗。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和养狗人。大多数市民都对“遛狗不拴绳”的行为表示厌恶与无奈,但说起阻止这种行为,却很少有人选择报警。“我家小孩很怕狗,每次跟狗主人说‘遛狗要拴绳’,他们都不听,还推脱责任,说‘不用怕,我的狗从来不咬人’。”市民赵女士说。
据悉,近年来,养犬带来的扰民、伤害、污染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回应社会关切的养犬问题,《东营市养犬管理条例》已于2018年5月1日起施行。针对不文明养犬行为,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多次部署开展违法养犬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市民反映强烈的无证养犬、犬只扰民、遛犬不拴绳、携犬出户不及时清理犬粪、违规饲养禁养犬等违法养犬行为。当然,文明养犬更重要的还是要靠市民自觉。携带爱犬外出时,应当为犬只佩戴犬牌,使用束犬链牵领等防止伤害他人的措施。
提醒
遛狗要栓绳、及时打疫苗、粪便随时清理……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文明“小节”,其实更需要养犬者的自律,而这个“文明规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共同营造文明养犬的社会氛围。
有种隐患:
消防通道被占用
近日,记者接到市民王先生打来的热线,称自家小区消防通道被业主私家车辆占用,导致行车不便,也给小区内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记者来到王先生所居住的小区,发现该小区虽然在道路上有明显的“消防通道 严禁停放车辆”的标志,但是一些住户无视这些标识牌,随意停放车辆。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向记者反映:“之前我们也跟业主协商过,甚至出了一些‘狠招’,比如把业主的车锁了,但最终物业跟业主之间闹得十分不愉快。”
面对消防通道被占,一方是没地方停车的业主,一方是态度强硬的物业,看似谁说都有理,针对此类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对于这个问题,业主首先需要明确是,占用消防通道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提醒
随着居民私家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小区车位紧张,乱停车现象越来越普遍。物业应配合社区居民进行疏导,做好车辆进出登记,便于后期联系占用了消防通道的车辆车主。还应加大巡查力度,在车主违规停放未下车离开之前及时发现并劝告、纠正。
有种闹心:
孩子打架家长出面
“看到孩子被欺负了,我就忍不住想讨个‘公道’……”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耍闹了矛盾,不料,却引发了双方家长激烈争吵,随着矛盾进一步激化,双方甚至大打出手,幸亏有人制止,才避免了事态升级。
当日中午,在黄河路一小区的健身器材旁,两位男士武某和周某正在激烈地争吵,双方各执一词。原来,武某和周某是邻居,他们的孩子平时也经常在一起玩耍。当天上午,小武和小周相约在小区一起玩,在争抢玩具的时候,两个孩子产生了矛盾,并打闹起来。
虽说一开始是打闹,但是由于下手没轻重,两个孩子越来越生气,最后变成了打架。双方最终打了个平手,但各自脸上都“挂彩”了,便回家“告状”。不料,两个孩子的爸爸都是火爆脾气,见到孩子挨了打,都心疼不已,纷纷要求对方道歉,交涉间发生口角,继而对骂起来。随后,有人报了警,民警及时赶到了解情况后,对双方进行了批评教育,告诫他们为人父母,要教育好孩子,应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经过民警一番调解和批评,武某和周某二人也意识到了各自的错误,并相互道歉,表示日后将和睦相处。
提醒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的一言一行便是父母自身修养的“投影”,遇到孩子发生争执时,如果不涉及孩子的安全问题,就普通的争吵矛盾,不建议家长一开始就“插手”孩子们之间的小矛盾。毕竟孩子也有孩子的世界,自己的矛盾自己解决才是孩子适应这个社会的一次次尝试。
有种权利:
业主你可能不知道
蔡大妈是个热心人。一天,她发现小区的电梯内、楼道里还有小区的宣传栏内都张贴着诸多广告。便想了解广告商在小区公共区域张贴广告是否交费,以及物业公司对广告位出租的经营与收益情况。“小区这么多广告,那么广告费是咋算的呢?”但是,她跟邻居聊天时发现,大家对此并不关心,也不知情。她找到物业公司,物业公司却拒绝回答她的询问。
我市某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向记者释疑,业主享有知情权。业主知情权是指业主了解建筑区划内涉及业主共有权以及共同管理权相关事项的权利。《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主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向业主大会或者全体业主公布物业服务资金年度预决算并每年不少于一次公布物业服务资金的收支情况。业主或者业主大会对公布的物业服务资金年度预决算和物业服务资金的收支情况提出质询时,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及时答复。
提醒
民法典对业主和物业之间的权利义务做了规定,民法典“合同编”新增了“物业服务合同”一章,首次明确了“物业服务合同”的典型合同“身份”。对业主的知情权和单方解除权作了明确规定。旨在适应现代社会物业服务需求,更好地维护业主权益,促进物业管理更加规范。
有种烦恼:
广场舞噪音有点吵
跳广场舞是一种运动健身的方式,也是一种娱乐消遣的活动,市民在享受跳舞乐趣的同时,也会因为制造了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
李明居住在一个居民密集的老旧小区内,小区里有一个广场,平时供大家休闲娱乐用。近年来,随着广场舞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居民爱上了这项娱乐活动。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是乐此不疲。而李明,则成了广场舞的“受害者”。
李明的宝宝刚满五个月,最近每天晚上哭闹不止,怎么哄都哄不好,原因就是小区广场里震耳欲聋的广场舞音乐,让一家三口受尽了折磨。大人忍忍也就算了,可是婴儿每天需要足够的睡眠才能健康成长,李明为此非常担心。为了制止广场舞,李明找来了一个大功率的音响摆在广场边,每当广场舞的音乐响起,李明就对着对方播放音乐,希望能够盖住广场舞音乐的声音,让他们感受一下被噪音干扰是什么心情。李明表示,“以噪制噪”效果明显,他播放音响的时候,广场舞受到了很明显的干扰,然而这引起了大妈们的极大不满,数次上前“围攻”他。物业工作人员为了化解矛盾,也劝说李明不要播放音响。为了避免矛盾,李明停止了播放音响,物业也承诺帮忙解决问题。
提醒
为创建一个舒适、和谐的小区,跳广场舞的居民还应科学、文明健身,如确定广场舞的时间应当限定每天晚上八点半之前,音量不能超过45分贝,或者采用蓝牙耳机的方式播放音乐避免噪音污染。
有种无奈:
小区垦荒种菜
近日,有市民报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自家住的小区里开始有人“开荒种地”,好像一夜之间,无论是花坛还是房前屋后,只要有土,就有人种地。接到爆料后,记者来到位于胶州路附近一小区查看,一派“归园田居”的景象。“最怕施了农家肥,臭气四散。”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刚入住该小区的孙女士向记者反映。
记者联系该小区物业,物业工作人员一脸无奈,“管也管了,但是效果甚微。”面对物业的解答,一旁的业主不满地说。按道理,物业管理部门有权规划小区建设并制止业主的不规范行为,对于影响整体环境、破坏公用设施、侵占公摊面积的做法,物业管理应该按照相关法规处理。如果物业不作为,既伤害了其他住户的利益,也助长了损公肥私者的歪风邪气。
提醒
小区里种菜不但可能引起各种矛盾,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如夏天各种蔬菜茂盛,容易引来蚊虫,会增加蚊虫叮咬的风险。如果实在向往一种归隐田园的都市生活,建议市民可以网上报名一些“开心农场”的菜地认领活动。
有种义务:
践行垃圾分类新风尚
垃圾分类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随之而来的,是不少人对如何记住具体的分类标准感到焦虑,很多市民发朋友圈反应:干垃圾还是湿垃圾?有害垃圾还是其他垃圾?容易弄错不说,每天对垃圾进行手动分类,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垃圾分类如何更简单高效,垃圾分类制度如何更好地落地见效?近日,记者走进东营区黄河路街道玉景社区,就被新安装的垃圾分类服务亭吸引了目光,居民们正在服务亭前热情询问社区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生活垃圾怎么分类?”“废弃的电池、塑料等属于什么垃圾?”……社区内还设置了专栏宣传海报、专人专岗的垃圾分类服务亭,充分发挥文明示范的引领作用,宣传“垃圾分类新时尚、资源循环再利用”理念。“我们倡导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带动广大居民正确投放垃圾,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素养。”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提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垃圾分类在德国、日本等地已成为常态,最大程度实现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第一步就是分类,因此,社区应积极配合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引导。
(记者 徐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