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东营|建设能源节约型城市 享受绿色生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我们更加意识到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绿色低碳 从我做起

  在刚刚过去的以“绿色低碳,全面小康”和“绿水青山,节能增效”为主题的全国低碳日和节能宣传日中,我市围绕新时代东营发展目标定位,开展了各项活动,宣传低碳、节能、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低碳节能周伊始,我市举办了节能宣传周启动暨节约型机关创建誓师仪式。仪式通过宣读“争创节约型机关 倡树绿色文明”倡议书和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宣誓,为大家树立节能环保意识,营造绿色低碳的良好氛围。仪式上还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绿色骑行和节能成果展,参观了全国集中统一组织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广饶县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

  在7月2日的全国低碳日,我市机关事务局组织全市各级公共机构开展“四个停开”能源紧缺体验活动。活动当日,停开公共区域照明,停开除数据中心等特殊区域外空调,停开六层以下办公楼电梯、高层建筑电梯分段运行或隔层停开,鼓励干部职工停开汽车、“135”绿色低碳出行(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践行低碳理念,以实际行动支持节能减排。通过活动宣传,号召机关工作人员从日常用水、用电、用纸出发,努力达到“绿色低碳、节能增效”的目标。

  7月7日,市水务局也举办了建设节能型机关的启动仪式。

  我市各县区单位也积极响应,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围绕“绿色低碳 从我做起”主题,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发动老师、家长、孩子们签订低碳生活承诺书,从日常出行、节水节电等做起,以实际行动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倡导全体师生和孩子家长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利津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联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也于7月3日在凤凰广场积极开展节能低碳宣传活动。

  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是节能环保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我市各单位以身作则,带头吹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冲锋号,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雁”和“排头兵”,给广大市民起到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对建立全民崇尚节约、合理消费与绿色环保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

  共同建设能源节约型城市

 低碳节能,离不开全市发展的长远部署。我市成立了东营市建设能源节约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以提高能源利用水平、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保障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东营市建设能源节约型城市工作意见》和《东营市建设能源节约型城市行动方案》。

  《东营市建设能源节约型城市工作意见》提出了以构建低碳产业体系、推动重点领域节能、提升节能技术水平、优化能源结构和构建节能长效机制为重点的工作任务,明确了责任分工,按照“控增量、减存量、重替代”节能工作思路,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消减源头,大力推进节能改造降低存量,积极发展新能源优化结构,提升能源消费综合产出效率,完成能源“双控”目标,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项目能源需求。力争到2022年,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构建起与新旧动能转换要求相适应,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现代能源供给体系,届时能源节约型城市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效。

  《东营市建设能源节约型城市行动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建设能源节约型城市的任务目标。我市将以实施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为主线,以提高能源效率、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配置为目标,以企业整合和区域、行业、企业节能为重点,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建设能源节约型城市。

  在公共交通领域,我市也配备有新能源公交、公共单车以及部分新能源出租车,同时引入了哈喽单车等共享单车。每台混合动力公交车与常规车相比,能减少碳排放量5.2吨,污染物排放值减少58公斤,从环保方面的社会效益来讲非常可观,新能源车辆的使用,已经成为治理雾霾、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也为市民提供了便捷、低碳的绿色出行方式。

  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创造文明的社会环境,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将绿色生活的理念贯彻始终,为建设能源节约型城市贡献力量。

(记者 安劲舟)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