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的序章——东营谱写黄河生态保护新篇

  览四海之萦环,见黄河之如带。

  旅程的最后一站,母亲河在东营“绽放”成广袤而生机的三角洲。

  去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今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凡是“归来”,皆为序章。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而保护万里黄河最后一站的生态之美,东营正在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启新的篇章。

  “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

  倾力“推送”、系统谋划,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近30次专题会议,推动黄河东营段生态保护纳入国家战略发展思路

/

  “这是自去年9月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我市有关工作的‘大事记’。”日前,在设在市发改委的市推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办公室里,成员许雷雷拿着一沓材料告诉记者:“今年市委主要领导带头研究的专题会议就已经有5次。”翻看着60条记录,从专题会议到起草规划,从不断“走出去”向国家和省层面表达东营思路到组织多场活动,每一条记录无不折射出我市谋划黄河东营段发展的决心与力度——

  2019年10月21日,市委书记李宽端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启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11月8日,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书记李宽端,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志远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此后,围绕黄河的话题与行动密集起来。沿黄九省(区)政协黄河生态带建设协商研讨第二次会议在我市召开,市发改委等部门多次带队赴济南、北京对接汇报向上争取事项的工作,聘请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相关规划,我市与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研究院共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与市政府签署协同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框架协议……

/

  演变。孙劲松/摄

  在加强系统研究、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加快编制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的过程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省委书记刘家义作出的我省“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的指示要求,我市不断探讨自身在深入贯彻重大国家战略中应有的定位,要义在于既要增强大局意识,同时充分体现东营本地的地域特色。

/

  芦苇沼泽湿地。刘月良/摄影

  研究认为,东营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应为: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标杆;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盐碱地高质高效农业创新高地;沿黄沿海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交通物流重要节点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

  河海交汇

  观河海,慨而慷。时空选择了东营,母亲河造育了三角洲,生态保护与治理在五个定位中自当首当其冲。大河息壤的东营具有区域生态功能突出、环境质量优良、经济发展基础良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等禀赋优势,通过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立黄河口国家公园,推进海陆统筹、河海兼顾、一体化治理,有利于保障黄河下游和渤海湾生态系统健康完整。

  “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

  站在全流域的角度进行生态保护,推广科学化、智慧化手段,统筹资源探索治理新模式

/

  黄河河口海岸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2020年度黄河口莱州湾水文生态5月航次监测。

  “我们前几天刚从船上下来,刚完成2020年度黄河口莱州湾水文生态监测5月航次,主要观测的项目包括水文要素、水体环境要素和包括鱼卵仔稚鱼的海洋生物要素等。”6月初的一天,在黄河河口海岸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徐丛亮正在忙着数据分析。

  “看,这就是2014年至今的黄河春季入海水量与黄河口莱州湾海域鱼卵密度密切相应关系变化图。我们的监测,为黄河从2018年起连续实施黄河春季生态调度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每年春季入海水量增大,黄河口莱州湾产卵孵育场核心区扩大,鱼卵仔稚鱼密度也数倍增加,海洋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徐丛亮介绍,众多海洋生物需要低盐水环境产卵,每年5月为产卵盛季,黄河春季入海淡水南流,不断向黄河口莱州湾聚集,低盐水影响范围从量与质都显著提高。黄河春季入海淡水增加,形成了许多海洋生物与鸟类的重要栖息地,鱼类、虾、蟹等主要海洋经济物种的产卵、育幼和索饵场所,显示了良好的海洋生态与渔业经济价值。

  近年来,黄河河口海岸科学研究所联合国家海洋院校以及东营市海洋部门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不仅为黄河口生态调度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也为黄河三角洲带来了丰富宝贵的春季水资源。

/

/

  “保护区生态环境逐渐趋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以东方白鹳、黑嘴鸥等为指示性物种的鸟类种类、数量均大幅度增加,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中心负责人王安东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工作,他介绍说,目前,保护区内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368种;植物种类由1995年的393种增加到现在的685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193种,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之一;昆虫调查鉴定512种,其中99种为山东省新记录。

/

  湿地航道。高文超/摄影

  大保护大治理的背后需要资源统筹、联合行动。为全力推进生态保护和湿地修复,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加强智慧保护区建设,通过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中科院、北师大等科研院所的作用,应用“互联网+”等智能手段,构建“海陆空”一体化监测网络和数字黄河三角洲信息平台体系,全面提升三角洲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与检察机关合作设立了驻自然保护区检察工作站,与法院合作设立了黄河三角洲生态湿地保护巡回法庭,通过整合执法职能,破解海上执法难题;组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完善形成正规、职业的森林火灾应急救援体系。

  2019年以来,自然保护区内共实施了9项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总投资6.5亿元;区内淡水水域面积新增699公顷,自然植被覆盖率达到55.1%。2020年1月,保护区被授予“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荣誉称号。

  站在全流域的角度推进生态保护,我市正在积极争取黄河口国家公园落地东营。与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湿地生态修复、刁口河故道生态治理与清水沟双流路入海、河流生态补水修复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开展相呼应,与积极争取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综合改革试验区、沿黄生态保护修复和黄河滩区展区综合治理相一致,探索建立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新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黄河流域要生态,沿黄城市亦要同频共振,实施生态保护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

/

  东方白鹳的倩影。 黄高潮/摄

  6月16日,东营日报新媒体一则《首次!东方白鹳在东营城区“安家产子”》的新闻在东营人的朋友圈里被大量转发。让市民为之欣喜的是,日前,市观鸟协会的志愿者在例行巡护时,在市图书馆附近的高压线塔架上发现了一巢东方白鹳,巢内至少有三只幼鸟——“候鸟”变“留鸟”,东营生态之美让“挑剔”的鸟儿与人类和谐共生。

  “今天晚上八点,我就要和市直有关部门的‘一把手’一起去市内部分加油站突击检查,查看环保政策的落实情况。”6月17日下午下班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精准化治气、系统化治水、效能化治土、规范化治废’是我市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深度治理空气异味、企业直排河流整治、统筹布局5处固废综合处置中心等多项举措,要让人民群众更有生态宜居的获得感。”强化源头防治,我市持续推进“四减四增”工作,聚焦新旧动能转换、聚焦煤炭消费压减、聚焦多式联运、聚焦减量增效,大力调整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四个结构,提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

/

  黄河生态很大程度上指向并关联着沿黄城市生态,若要流域生态好,沿黄城市也要同频共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这一新时代东营发展的目标定位日益探索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市将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保障黄河河道和入海口自身的生态用水,保护和改善黄河三角洲生态服务功能,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构筑安全屏障和生态屏障。

/

  天之蓝。孙劲松/ 摄

  十里悠悠风清,百里茫茫云岫。水草丰美处,百鸟翔集间,美丽的东营正以大河“归来”为生态序章,倾心开启“一条大河的诗与远方”。

(记者 刘冬辉)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