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不愿意住在城里,要不是为了带孙子,早就回老家去了,城里住着跟蹲监狱似的。”王阿姨说话嗓门很大,一说话整个楼道都能听得到,“还是农村好,你看这一说话整栋楼都听见了,真是怪别扭。”像王阿姨一样想法的老人不少,在农村,你来我家串门,我去你家串门,大家都有共同的生活语言,沟通起来很愉快。而住在城市里会发现连对门住的都不认识,偶尔去小区公园里走走,大马路车来车往又不敢过,活动空间极其有限,最重要的是没人陪着说说话。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进入城市生活,相应的许多农村老人也随着孩子进入城市生活。快节奏的生活,相对疏远的邻里关系都让许多农村老人不适应。如何帮老人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呢?以下几点要注意。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婆婆来帮我们带孩子,对城市生活特别不适应。老觉得在屋里憋得慌,每天就开着入户门。我觉得非常不安全,家里有老有小,每天这么开着门,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但是我们说了多次,她都不听,我们上班走后她就把门打开,看我们快下班了,再关上。”李女士对此非常苦恼,孩子开始学走路了,开着大门很容易发生危险。许多农村老人进城生活后防范意识差,遇到一些有心接近的不法分子,毫无防范地就将家庭情况全部告知。这就要求子女经常性的对老年人进行安全知识的告知,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意识,防止发生安全问题。
熟悉家用水电气的使用
许多农村老人进入城市后对家用水电气不熟悉,使用起来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进入城市后,子女应该多带老人熟悉家用水电气的使用,避免老人独自在家时产生危险。同时,要定期检查家用燃气报警器是否正常工作。必要时可在家庭中加装摄像头,可及时关注到老人在家的情况。
尽快熟悉住所周边情况
有一些农村老人在初进城市时因为不熟悉周边情况,有可能会迷路,甚至走失。进入城市,子女应该尽快带领老人熟悉住所周围情况,比如住在哪个小区几号楼,小区位于哪条路上,附近的菜市场怎么走,周边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物等,避免老人外出时发生危险。对于一些存在阿兹海默症或其他疾病的老人,可以通过使用防走失手环等方式保障老人安全。
反诈防骗弦要绷紧
“我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觉得自己防范意识挺强的。前几天市场有个卖盆的,说送盆不要钱,他在那看了会热闹,就给了人家100块钱,人家给了一个塑料盆,他拿着回家了。回到家自己也想不明白是咋回事。觉得自己是个明白人,不知道怎么让人忽悠了。”张先生说。老年人上年纪之后,反应能力也相应下降,面对一些日渐翻新的诈骗防不胜防,这就要求子女多提醒,把反诈防骗的弦绷紧。
老人离开农村熟悉的生活环境,融入城市会有许多的不适应,子女有义务更有责任帮助老人融入城市环境。陪伴与关爱,是对老人最好的回报与孝敬。多一些陪伴,多了解老人的需求,帮助老人走出适应环境的磨合期,收获幸福的晚年生活。
(记者 魏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