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时评】短视频让非遗走得更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凝聚了祖辈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人类关于生命活动的记忆和表现形式,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间,繁荣于民间,其兴起与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人们早就脱离了当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起环境,在不少人看来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工艺复杂,很多工作靠手工完成,是一项“过时”的技艺,而且还不能很快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年龄偏大,年轻人却不愿意从事这个行当,曾经引发人们的担忧。

  这几年,短视频兴起,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养在深闺”不为大众所了解的状况。短视频的用户黏性和吸引力很强。据《光明日报》报道,《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占网民总数的75.8%。拍短视频、看短视频,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中,缺少的是被人了解,渴望的是被人关注。事实表明,短视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传播的理想平台。据《光明日报》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中,至少有1214项通过短视频在抖音上进行传播,获得了超过1065亿次的播放量。快手方面,2018年有252万名用户在平台上传播了1164万条与非遗有关的短视频。

  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组织过展演、展陈和展览,传统媒体和网站也做过报道。展演活动,可以使得观众在现场能够活灵活现地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但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都受到限制,能够现场观看的人数有限。展陈和展览,观众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大致的了解,但是这种静态的参观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传统媒体和网站刊播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篇幅较长,观看起来用时较多。传统媒体,受众群体年龄老化,触达年轻人的效果有限。

  短视频随手拍、随时发,用时不长,鲜活生动。借助短视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方便快捷地以在场的形式被记录下来,迅速传播出去。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人们手拿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短视频。这恐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短视频大量传播的重要原因。虽然短视频是一些碎片化的场景,但是信息海量,看多了自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得也多。视频化的传播形式,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年轻人是新媒体的忠实“粉丝”。据《光明日报》报道,《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短视频忠实用户中,30岁以下群体占比接近七成。短视频碎片化的形式正好适合工作忙碌的年轻人。通过观看短视频,就可以“认识”、进而“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

  短视频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较低。如果想把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播出去,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不需要太高的技能就可以制作完成。这一点非常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制作传播。在制作短视频时可以配以特效,想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哪一个侧面,或者想重点展示复杂的制作工艺,都可以通过短视频来实现。年轻人热衷于短视频,他们看多了,对非遗了解得多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的状况自然会得到改善。

  在当前情形下,如果我们能较好地利用短视频平台强大的社交功能、特别是吸引大量年轻人的特点,就可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得更快、覆盖面更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的道路上将会走得更快更远。

(扈美荣)

责任编辑:刘楠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