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服务群众零距离 利津县的这个做法令人称赞

  “大叔您好,您想办什么业务?”“姑娘啊,我不办业务,想反映个情况,我家楼下西侧有堆枯树枝,能不能找人清理一下?”日前,在利津街道津苑社区“津•红”驿站,社区志愿者李贞云热情接待了来反映问题的居民刘先生。不到两个小时,物业就组织人员对枯树堆进行了清理,得到居民的认可。

  今年以来,利津县坚持以基层党建带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将“构建‘党建引领、五轮联动’城乡社会治理网格驿站体系”作为县委书记突破项目,在全县部署启动16处城市“津•红”驿站建设和31处农村“津•红”驿站,将原本的一张办事柜台,改造融合成党群服务区、居民议事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实现了由社区“小机关”到服务群众“大超市”的转变。

  织密党建网,下好基层治理“一盘棋”。利津县坚持党建引领,紧紧扭住街道社区党组织作用发挥这个“牛鼻子”,把支部建在网格上。调整优化网格党支部53个,划分楼栋党小组362个,建立起“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1+X+N”纵向组织体系。同时,建立党群共建联席会,将30名物业公司管理人员、18名业委会主任、40名驻区单位分管同志、15家社会组织负责人聘为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社区治理问题,实现了“横纵关联、区域一体”。

  整合政务服务,服务群众“零距离”。充分发挥“津•红”驿站的平台作用,健全为民代办机制,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协同处理”。今年以来,“津•红”驿站已为民代办各类事项670余件。围绕网格承担的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和网格员发现的问题,创新社区“党员提案”机制,按照“党员提事+网格议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的问题化解模式,网格党组织每周组织召开由支部书记、网格长、网格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物业经理等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例会,吸收街道派出所、综合执法队、市场监管、司法调解等职能站所人员列席,集中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增设减速带、小区绿化、水系清理等急事难事360余件。

  整合治理资源,汇聚共治合力“手拉手”。“津•红”驿站充分整合辖区社会治理资源,将驻区单位、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服务队等各类组织凝聚到社区治理中来,形成了服务群众的合力。通过“支部结对、网格共建”凝聚了93家企事业单位、4000余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同时,链接县内义工服务中心、消防志愿者协会、瑜伽协会等15家社会组织资源,累计实施党建共建、政策宣传、设施改造、教育培训等各类共驻共建项目79个,有效推进机关党建、社区党建和行业党建有机融合。

  “建立‘津•红’驿站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需求、形成秩序’,聚焦解决社区组织机关化、社区人员行政化、社区场所闲置化三大问题。”利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纪磊表示,以“津•红”驿站为平台,突出社区党组织引领,能有效把驻区单位、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服务队等各类组织凝聚到社区治理中来,最终形成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李伟伟 盖朋朋)

责任编辑:刘楠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