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网讯 3月15日至16日,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中国家书选拔展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省级邮协、5个行业邮协和部分香港集邮家参展,共带来141部228框邮集。经过评审,油田职工王清编组的3框亲情家书《牵挂——我参与科威特项目的四年》邮集以86分的成绩荣获二等奖加特别奖。
王清现任石油开发中心胜裕采油管理区党支部书记。3月22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王清位于垦利区黄河口镇政府附近的办公室,听他讲述了他与集邮和家书背后的诸多故事,也感受到了这些故事中浓浓的真情。
耗时48天将家书邮集编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早在中学时,王清就喜欢上了集邮。那时候,他会把家中信件上的一枚枚邮票收藏起来,虽然当时还没有“集邮簿”的概念,但王清会把邮票小心收好,并进行分类整理。
参加工作后,王清成了一名地道的“集邮迷”,除了四处收集邮票、从邮局购买邮票外,王清还会仔细研究每一枚邮票上的故事。近年来,王清还相继加入了胜利油田集邮与收藏协会和黄河口集邮研究会,在每月一次的研讨会上,王清和油田与东营市的“集邮迷”们共同探讨、交流,共同进步。
“虽然自己收藏了很多邮票,但以前一直没想过参加集邮展览比赛。今年是世界集邮展览第一次举办家书选拔展,在和朋友聊天时我想到,1996年至2000年,在我参与科威特建设石油设施的项目这4年间,我曾与妻子女儿通了一千多封家书,其中,我给妻子写了一千零一封,妻子回信上百封,这些家书内容丰富且很有意义,而由于热爱集邮,这些家书中所用的邮票、首日封和明信片都是在科威特的我精心挑选的。后又在几位朋友的鼓励下,最终我决定参赛。”采访中王清告诉记者,在决定参赛后,他先将这些家书找出来,并把有故事的信札作了标记并摘录了要点,在反复试编组后,他决定按照选定的几个主题,将家书按照故事脉络进行展示,后在曹铮、王锋、齐建行等老师的指导下,家书邮集正式编组完毕,编组过程共耗时48天。
决定选择五组故事参展
在王清参与科威特项目的这4年中,他与妻子通过一千多封家书交流着各自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也倾诉着彼此的牵挂。在编组过程中,由于家书内容较多,经过思考,王清决定选取“牵挂中的夫妻思念”、“牵挂中的父女情深”、“牵挂中的爱国之情”、“牵挂中的紧张工作”及“牵挂中的文化交流”五组故事进行展示。
在“牵挂中的夫妻思念”中,王清挑选了三个故事点进行展示,即木婚纪念、互贺生日和感受幸福。在这一主题的展示中,除了有信件外,还展示了王清从科威特的超市为妻子挑选的音乐贺卡等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采访中王清告诉记者,1996年,在他刚加入科威特项目工作时,女儿仅有8个月大,待项目结束回到女儿身边时,女儿已经快5岁了。因此,在“牵挂中的父女情深”主题展示中,王清展示了自己在科威特工作时对女儿浓浓的思念之情。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11月,王清的女儿尚未学会写字,就拿一张信纸用自己独创的“小苍蝇”字体给爸爸写了满满一整页的“信”。
由于王清在科威特工作期间恰逢新中国50华诞、港澳回归等重大节点,在“牵挂中的爱国之情”中,王清在家书中写到了与这几个节点有关的回忆。其中,1999年10月1日,王清所在的项目部在科威特举办了一场文艺晚会,王清除了担任主持人外,还参与了舞蹈、合唱等节目,这些在家书中均有详尽的展示。
“这次编组的是3框邮集,今后我想尝试继续增加素材,扩充到5框甚至8框。”采访中王清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还打算把整个素材进一步整理研究,为将来出版集邮书籍做准备。
向大家讲述背后的故事
如今,收集、研究邮票等邮政用品已经成为了王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告诉记者,通过集邮,王清收获了许多良师益友,同时,他还从邮票中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了许多历史故事。每次拿到一枚新的邮票,他都要细细研究一番,再与朋友们一起探讨心得。
另据了解,王清还将爱好融入到工作中,助力自己的工作。在不久前的一次党课上,王清拿出自己收藏的邮票,并从网上收集了相关邮票与资料,这些邮票上面均印有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按照时间节点排列完毕后,王清在党课上给大家讲述了与这些事件有关的故事。
(记者 闫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