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7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作为二期申遗提名地之一,成功入选。
盛夏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草木繁茂、生机勃勃。记者 周广学 报道
据悉,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本次会议上,世界遗产委员会以重大边界调整的形式,将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等五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坐落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位于正在创建的黄河口国家公园范围内。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拥有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近年来,东营市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规划先行、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理念,全面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形成“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同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构建完善“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并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保护区物种丰度,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生态环境好,鸟儿翩然来。现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目前的373种,现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5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胁鸟类30种,珍稀濒危鸟类逐年增多。根据2024年鸟类迁徙及繁殖期专项调查监测,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在保护区繁殖,丹顶鹤野外繁殖达14巢、越冬数量达320只,东方白鹳成功繁殖202巢,繁殖幼鸟526只,黑嘴鸥繁殖种群稳定在1万只左右,朱鹮成功孵化幼鸟20只。
每年春、秋候鸟迁徙季节,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数百万只鸟儿在区内捕食、栖息、翱翔,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记者 高汝民 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