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殷嘱托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更大东营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爱东营讯 初夏时节的齐鲁大地,万物并秀,惠风和畅。

5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视察指导,深入日照、济南等地进行调研,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情况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山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赋予了山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的新使命、新任务,为山东谋划推进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

“人心更振奋,信心更坚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极大鼓舞和激励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大家纷纷表示,一定牢记殷殷嘱托,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团结奋斗、创新实干,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东营落地生根,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更大东营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赴日照视察的这一天,正值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规划建设科负责人周立城正忙着组织专业队伍对自然保护区湿地进行补水前的摸底,为6月下旬全面补水作准备。“2021年,总书记到黄河入海口视察时,强调要提高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样性。这次总书记视察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时,详细了解察看修复治理后的海岸线生态环境情况,也让我们深感做好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的责任之重。”周立城说,“下一步,自然保护区将持续治理好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坚决打赢歼灭战、持久战;修复和维护好盐地碱蓬和海草床,切实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为鸟类觅食、繁衍提供优良环境;科学安排好生态补水工作,让自然保护区的水系更畅通,湿地更健康。同时,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常态化生态监测,随时关注湿地、鸟类、海洋生物等生态变化,为研究制定生态保护修复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九曲河湾,美轮美奂。站在黄河入海口码头,黄河河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裴明胜对三年前向总书记汇报的场景,仍记忆犹新。“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黄河三角洲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裴明胜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齐鲁大地,情深似海、厚望如山。黄河河口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守护大河尾闾的责任之重。“我们将继续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动《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早日落地,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尽快完工;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推进数字孪生黄河河口建设,扎实防凌防汛,全力确保黄河安澜;管好用好黄河水资源,持续改善黄河口生态环境。”

日前,在省黄三角农高区试验示范基地里,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技术员王菊英和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埋首在田间地头,种植新品种花生,让科研成果在这里“开花结果”。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省黄三角农高区视察,为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三年来,省黄三角农高区坚决扛牢国家战略使命任务,聚力答好“盐碱地农业之题”,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挂牌并实体运行,搭建起“1+3+16”的全国一盘棋协同创新体系,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盐碱地技术创新大会和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会议,全面打响了盐碱地农业科技会战。

在这次视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他强调,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锚定打造在全国领先全球有影响力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高地这一目标,加快推动国创中心总部建设,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争取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新突破,努力做好盐碱地这篇特色农业大文章。”省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志鑫表示。

总书记十分关心农业科技创新,这让省黄三角农高区常年深耕盐碱地的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下一步,我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做好耐盐碱粮油作物筛选评价工作,让盐碱地上多打粮、打好粮,聚集科研攻关,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做好盐碱地这篇特色农业大文章。”王菊英说。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胜利油田视察时指出,绿色低碳发展,这是潮流趋势,顺之者昌。三年来,胜利油田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做了很多超前探索工作。

“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第一站就来到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姜祖明说,“总书记勉励我们要集中资源优势,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三年来,嘱托犹在耳畔。作为科研人员,我们有责任不断攻坚克难,让高温高盐非均相复合驱技术、降粘化学驱技术和海上化学驱三大技术为国家能源饭碗注入更多石油,为保障能源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胜利油田全力推动CCUS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场工业化、规模化应用,建成投产了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截至目前,胜利油田已在13个区块应用CCUS技术,累计注入封存二氧化碳100余万吨,平均单井产量提升36.8%。“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好百万吨CCUS示范工程和莱113区块安全高效运行,推进不同类型油藏CCUS先导试验和阵地培育,打造国家级油气开发绿色低碳示范区。同时,主动参与建设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健全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CCUS标准体系,为我国CCUS产业发展提供示范样板,探索出一条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发展之路。”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经理赵学展表示。

5月22日,在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习近平总书记不时同市民和游客亲切交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大家要一起动手,共同建设和呵护美好家园。”在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的新闻后,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党委书记张麦荣内心非常激动。“三年前,总书记嘱咐我们要‘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强化党建引领,提高服务质量,壮大特色产业。如今,我们成立了社区党委,组建了8个功能型党支部,实施了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绿化美化等项目,改造提升了幸福食堂、为民服务中心,增设了智慧公章、自助服务等终端设备,92项便民事项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张麦荣说,杨庙社区还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建设了杨庙黄河里、生态果蔬采摘园等重点项目,注册杨庙区域公共品牌,建成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30个,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带动了周边农文旅融合发展,今年“五一”假日期间吸引游客7.4万人次。“接下来,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建设幸福家园,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记者 关晨歆 王苗苗 张振 张佳松)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