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9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运用仲裁法治优化营商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到东营仲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艳利,东营仲裁办审理科科长王秀军,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陈艳利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仲裁是法定的民商事纠纷解决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2022年,全国277家仲裁机构共办理案件47万余件,标的总额9860亿元,当事人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仲裁已成为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作用,得到国内外当事人特别是经营主体的普遍认可和欢迎。
东营仲裁委员会成立于1996年8月30日,是东营地区唯一的民商事仲裁机构,一直遵循独立、公正、高效的仲裁原则,以仲裁方式公正及时地解决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近三年来,共办理仲裁案件2971件、标的额40.8亿元,29篇仲裁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无一份仲裁裁决被撤销,《法治日报》专题报道东营仲裁工作经验。东营仲裁办是东营仲裁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仲裁案件受理、审理、仲裁文书送达、档案管理、仲裁费的收取与管理。东营仲裁办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健康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发展,秉持“阳光温暖、公平公正”的服务宗旨,积极发挥仲裁职能作用,助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决策部署,提升对经营主体的法治保障能力,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近日,东营仲裁办出台关于发挥仲裁职能作用优化营商环境的十项措施。
一、打造国内贸易投资重要仲裁首选地。深入推进办案质效攻坚,加强仲裁程序、办案服务和裁决质量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仲裁公信力影响力,引导鼓励更多经营主体选择东营作为首选的仲裁地。充分发挥仲裁程序灵活、一裁终局、不受地域管辖限制等优势,推动商事纠纷高效、便捷、低成本化解,纾解经营主体处理纠纷时间长、成本高、异地诉讼不便等难题,为贸易投资便利化提供有力仲裁服务和保障。
二、推进仲裁服务集成快办。加快制度创新,完善仲裁规则,塑造最低成本、最少环节、最高效率的仲裁程序。从当事人需求出发,优化整合业务流程,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公布仲裁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提高仲裁便利度。深化数据共享和码证关联,探索仲裁服务“无证明”应用场景。强化仲裁与诉讼高效衔接,提升诉前分流、仲裁保全、司法审查和仲裁裁决执行质效,保障仲裁权威性。
三、创新商事案件审理方式。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组建速裁团队高效办理小额商事案件,配强专业仲裁庭精细化审理疑难复杂案件。发布建筑施工、民间借贷等六类案件裁决指引,提高法律适用能力,规范自由裁量权,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打造“枫桥式仲裁”东营样本,充分运用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审理方式,坚持立案先调、开庭必调、裁前再调,引导经营主体协商调解解决争议,促进双方重建信任,维护良好的商业关系。
四、提升仲裁专业化服务水平。从建设工程、石油工程、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领域遴选高水平专家仲裁员,分类管理使用仲裁员,打造专业化国际化高素质仲裁员队伍。组建高层次人才专家库,发挥行业专家在仲裁研究、案件审理中的咨询参谋作用。支持仲裁庭在法律框架下合法地、积极地适用交易习惯、商事惯例解决纠纷,凸显仲裁专家断案特色。高标准创建建设工程仲裁院工作机制,运用“调解+争议评审”“争议评审+仲裁”等多元解纷工作法,专业高效化解建设工程领域纠纷,助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做深做实金融仲裁院工作机制,在银行业深入推行仲裁制度,深化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与仲裁衔接,推进金融纠纷诉源治理,服务金融环境持续优化。
五、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完善仲裁和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衔接机制,促进仲裁裁决和行政执法标准统一。创新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仲裁确认工作,促进知识产权纠纷“速调快裁”,为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争端提供便利化的服务。
六、强化消费环境仲裁保护。与市文旅局联合设立旅游仲裁中心,以旅游投诉调解与仲裁衔接为重点,面向文旅项目建设、景区运营管理、住宿、餐饮等领域拓展仲裁服务,推动旅游纠纷多元化解、依法治理,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与职能部门、行业协会联合在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领域推行仲裁制度,依法妥善处理消费纠纷,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七、强化涉外仲裁服务保障。与武汉仲裁委员会共建国际能源仲裁院,以化解国际能源纠纷为重点,辐射石油装备、轮胎、有色金属、新闻纸等多行业涉外商事纠纷领域,为经营主体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国际化的仲裁服务。与市贸促会深化涉外法律服务工作衔接联动机制,搭建涉外仲裁高端人才库、山东省涉外仲裁百人团与企业需求对接平台,举办涉外法治实务论坛,为经营主体解决涉外纠纷提供集成式高端法律服务。
八、开通“仲·企直通车”。开展“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因企施策精准帮助经营主体破解难题,提升助企惠企实效。深化整合法律资源壮大助企服务矩阵,以工业企业集中的园区为重点上门开展“法治体检”,为经营主体提供前置性法律服务。开通法律服务热线,即时解答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法律问题,为法律服务短缺的小微企业提供专业指导。面向全市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普惠性商事调解服务,完善商事调解+仲裁确认机制,促进商事纠纷源头化解。
九、推动仲裁服务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仲裁数字平台“升级版”,持续丰富应用功能,创新应用场景,提升应用体验,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监督管理、全方位智能服务,降低经营主体争议解决成本。提升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应用层次,发挥数据服务办案、赋能管理作用,促进仲裁工作提质增效。加快卷宗档案数字化,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实现档案管理安全有序,档案利用快捷便利。
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坚持开门办仲裁,让仲裁权在阳光下运行,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中聘任仲裁监督员,监督和督促仲裁员和仲裁工作者依法履职、廉洁用权、公正裁决。
中国山东网记者
请介绍下东营仲裁办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方面有关情况?
陈艳利
东营仲裁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少敲锤子、多解扣子”的争议处理理念,充分发挥仲裁与调解的融合优势,把矛盾纠纷调解贯穿仲裁全过程、嵌入服务全链条。一是“调解+仲裁”提高仲裁办案质效。充分运用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审理方式,坚持立案促调、开庭必调、裁前再调,引导当事人协商解决争议,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品牌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仲裁调解服务新标杆。今年上半年,调解和解率达83%,同比上升16.7%,保持全国先进水平。二是“调解+仲裁”延长仲裁服务半径。与职能部门建立联动解纷机制,以行业调解为切口,以一裁终局为保障,不断加强专业领域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前端化解。与市场监管局联合制定《东营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协议仲裁确认工作规则》,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仲裁确认工作,促进知识产权纠纷“速调快裁”,为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争端提供便利化的服务。三是“调解+仲裁”提升多元解纷效能。通过调解分流、仲裁确认等机制,深化仲裁与诉讼、人民调解等衔接,构建多平台对接多方式协作调解格局。与市、县两级人民法院建立诉源治理联动机制,进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诉前分流调解工作,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与市人民调解中心建立仲裁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运用仲裁确认方式间接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终局性解决原纠纷。今年以来共受理多元解纷案件458件,实质性化解232余件,调解成功率达50.7%。
鲁中晨报记者
公正作为仲裁工作的生命线,请问在提升仲裁质量,提高仲裁公信力方面作了哪些重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秀军
东营仲裁办始终坚持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群众在仲裁案件中感受到阳光温暖、公平公正。一是推进仲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改革,整合受理、保全、咨询、查询、调解等职能,对当事人诉求归集办理、一站式解决。全面应用智慧仲裁数字化平台,打造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监督管理、全方位智能服务的仲裁新业态。网上立案占比达43.8%,为当事人提供了极大便利。二是完善案件管理内控机制。制定建筑施工、民间借贷等6类案件裁决指引,发挥类案裁判规则指引作用,推进法律适用统一。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实行繁案精审、简案速决,成立小额商事仲裁审理团队快速推进简易案件审理。创新仲裁文书核阅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对争议较大案件集体审阅。充分运用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审理方式,坚持立案促调、开庭必调、裁前再调,引导当事人协商解决争议,维护良好的商业关系。三是深化诉裁衔接。与市法院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工作联动、业务联席、人员联络、网络联通等四项机制加强仲裁与诉讼工作衔接,为仲裁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监督和支持。
大众网东营频道记者
请问在充分发挥仲裁职能作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是什么?
陈艳利
东营仲裁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履行职能职责,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更大力度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提高环境资源仲裁审理能力和公共法律服务能力,与职能部门加强工作衔接,为黄河口国家公园矛盾冲突处置、河湖治理突出问题依法处置提供更加有力仲裁服务和保障。建立联系服务机制,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提供菜单式定制服务。面向重点能源企业加大宣传推行力度,提高仲裁首选率。开展物业纠纷专项治理,试点打造“无讼社区”,推动仲裁参与党建引领共建幸福家园、推进完整社区建设。二是更好效果助推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以打造国内仲裁重要首选地为目标,创新法律服务方式,推进仲裁服务集成改革,加强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消费环境仲裁保护,强化法治体检、商事调解、人才培养等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供给,提升对经营主体的全方位法治保障支撑能力,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三是更实举措支撑仲裁公信力提升。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完善仲裁规则,塑造最低成本、最少环节、最高效率的仲裁流程。从建设工程、涉外贸易、知识产权等多领域遴选专家仲裁员,打造专业化国际化高素质仲裁员队伍。健全内部监督工作机构,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强化对仲裁程序、仲裁裁决、仲裁行为的全周期监督,实现对仲裁案件闭环管理。四是更加规范推进内控运行机制健全。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仲裁服务规范化、案件管理规范化、机关工作规范化为重点,全面推进仲裁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科学完善、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内控运行机制,推动仲裁各项工作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数字化,固本强基培元,为仲裁事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摄影:巩奕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