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东营港 扬帆正当时——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爱东营讯 九曲黄河,澎湃浩荡,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港通天下,岸接全球,石化核心,向海图强。

继往开来,腾笼换鸟,新旧转换,转型升级,做强工业,走在前头……无数对黄河三角洲这片热土的期待,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聚焦到这片蔚蓝色的新海岸。时代的号角就此吹开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盛世华章。

纵观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史,讲述的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自立故事,一个风华正茂的自强故事,一个前景广阔的梦想故事。

俱往矣•奋楫扬帆启新程

如果我们将时间之轴往上拨一拨,放在10年、30年的时间框架中来审视东营港,宛如隔世,满耳风雷。

十几年前,这里黄沙弥漫,河泽遍布,荒无人烟。潮起,是茫茫无边的大海;潮落,是寸草不生的孤岛。

自2006年开始,一批批拓荒者以永不言败的担当,在荒寒遐僻的渤海湾畔,开拓出铿锵前行的宽阔航道,奏响了伟大变迁的恢弘旋律:

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散货小港,到联通世界的深水大港;

从一块无人问津的不毛之地,到充满希望的投资热土;

从一片人迹罕至的荒碱盐滩,到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

建设现代化亿吨大港

一串串积功兴业的足迹,一个个改天换地的壮举。此刻,刹那的静,已经不同于此前的荒寂,而是恢弘下阕奏出前的短暂过渡。

如今,这里汽笛长鸣、巨轮出港,这片沙洲浅滩,已跃升为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鲁晋冀地区的最佳出海通道,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潜力可期的深水大港正向港产城联动的海滨新城奋楫前行。

看今朝•大港崛起逐浪高

生于不凡,自然使命不凡。在匆忙而坚实的步履中,作为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一路风华,实现了由小港到大港的港区之“变”。

2023年,全区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在全国化工园区30强中列第6位,成为全市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拥有以高端化工、能源仓储、现代物流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港区强基优能,矢志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这里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东营港。10万吨级通用泊位、集装箱码头、25万吨级单点系泊相继投用,一座现代化的亿吨大港正在崛起。

这里是渤海湾最大的油品及液化品特色港。9公里的“码头——库区——企业”公共管廊,300公里的原油、成品油长输管道,国内最长的疏港铁路贯通港区,海铁公管多式联运体系不断完善,码头、库区和企业通过公共管廊实现了无缝衔接。

这里更是适宜投资兴业的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东营港原油进口配额和海上自采原油总量超过2000万吨,油品仓储能力达到2200万立方米,年发电能力超过300亿度。

产业集链成群,竭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当时光来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东营港的荣光越发鲜亮,产业成为鲜亮底色:

优势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高端化工多点开花,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实现融通发展,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集聚度达到94%,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拥有高端化工、新材料、现代海洋领域三个“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的开发区。

按照“集群化布局企业、集约化摆布项目、一体化完善配套”的发展思路,开发区聚焦从“一滴油”到芳烃、丙烯等四大产业链,再到终端产品的“全程贯通”,实现了自身链条延伸、物料产品的循环利用,形成了具有稳定畅通、安全可靠、抗击能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了具有显著竞争力的高质量、链群化、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城深度融合,构建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港城。

成功的路总是要经历一番曲折。其实,拥有了多块“国家级”和“省级”金字招牌、发展势头强劲的开发区多年来一直有个老问题悬而未决。由于位置偏远,距东营主城区90公里,长期以来,当地企业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港口和产业的发展。

为补齐发展短板,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东营市委、市政府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按照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的思路,把依托仙河镇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放在突出位置,聚焦港产城深度融合,高起点谋划新港城建设,结合当前仙河镇油田职工和社区居民所需,强势引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优质资源,与市人民医院、油田中心医院全面合作共建,推进环境整治;全面提升仙河镇的教育、医疗和环境配套,构建全生态康养体系,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谋未来•港迎四海万顷涛

发展关口在前,不“闯”则无以过。

眼下,作为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站上了更高起点,比以往更需要中坚力量挑起大梁,来面对下一个20年的发展机遇。

矢志不移的决心、锲而不舍的韧劲,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今年以来,万达鸿丰化学燃料油浆态床加氢、亚通化学绿色低碳高分子新材料、富海芳烃原料低碳重构与综合利用等3个过200亿元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成后将一举破解我市炼化行业格局。

风华正茂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将聚焦“亿吨大港、三千亿产值”的“十四五”工作目标,朝着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的方向,打造成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高端产业的集聚区、集约发展的高产田、改革开放的新高地,继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的未来。

               (记者 张振)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