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之都” 塑强新质生产力

爱东营讯 广饶,是一座人口仅有50多万的小县城,却因为有着1.76亿条的轮胎年综合产能和完善的轮胎产业链,成为国际有名的“轮胎之都”。

近年来,面对转型升级的课题,广饶县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制定出台《关于支持广饶县橡胶轮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能整合、品牌打造等为抓手,全力支持橡胶轮胎企业塑强新质生产力,逐步探索出一条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规模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赛轮(东营)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硫化机正在对胎胚进行硫化处理。通讯员 刘云杰 报道

今年一季度,广饶县规模以上橡胶轮胎企业实现产值103.1亿元,同比增长22.1%。在经济发展的“赶考路”上,再次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折射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

智改数转,“数实融合”更深度

在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工智能化半钢高性能绿色环保子午胎装备改造升级项目建设现场,从国内外引进的成型机、裁断机等高端智能制造设备有序分布在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加紧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

“我们通过改建老旧厂房,淘汰老旧设备,打造出全新的4.0智能工厂,项目在购置全球先进高端智能制造机械装备的基础上,嵌入MES、SCADA、ERP等先进制造执行数字化软件系统,实现从原材料入库到产品出库的全流程智能化。”公司设备处处长王文正说道,项目预计10月份投产运营,可提高生产效率30%,能耗降低10%,日产能达到16000条轮胎。

为了在高端轮胎市场拿下更多份额,作为广饶县橡胶轮胎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山东永盛橡胶集团围绕“低碳经济、绿色制造、智慧管理”主线,开启了智能仓储物流系统项目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工智能化半钢高性能绿色环保子午胎装备改造升级两大重点项目,进一步推动企业智数化转型。

借助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东风,广饶县大力开展“千项技改、千企转型”行动,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智转数改”,制定出台《广饶县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支持橡胶轮胎企业开展高水平技改和智能化改造。截至目前,全县橡胶轮胎产业企业共建成省级智能工厂2家、市级智能工厂2家、市级数字化车间5家,5家企业入围省级晨星工厂培育库。同时,突出绿色化优链,深入实施绿色体系创建工程,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广饶县橡胶轮胎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区顺利通过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现场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工业类生态原产地保护区。金宇轮胎有限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能效领跑者。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更提质

在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的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经过密炼、成型、硫化等环节,一条条半钢子午胎下线。不久后,这些轮胎将发往欧洲、阿联酋等地。

“这是我们与青岛科技大学专家团队合作开发的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经过专业测试,轮胎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轮胎阻力由原来的8.0降低到5.5,可以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陈建军说道。

创新驱动,是华盛橡胶“稳步领先”的关键一招。该企业聚焦产业战略需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逐步成为业界产品创新的“引领者”,每年开发150多款新产品,先后推出了超静音系列、自修复系列等多种产品,逐渐成长为国内轮胎行业领跑企业。目前正在实施国家级先进橡胶材料与高端绿色轮胎研究院建设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研发设计中心和产品质量检验及测试中心,预计今年8月份投入使用,建成后将为橡胶轮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

从模仿、改进到颠覆式创新,在创新升级的道路上,广饶橡胶轮胎产业已经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依托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力量,广饶县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学研创新机制,华盛橡胶集团等头部轮胎企业与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合作,打造国家级先进橡胶材料与高端绿色轮胎研究院。积极推进企业与大院大所对接,引进产业急需人才,多方承接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围绕橡胶轮胎、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增强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同时,全力推动产业链配套企业加快向专精特新发展,烁元新材料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普锦纶新材料等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配套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延长链条,集群生态更丰沛

钢帘线是橡胶轮胎的上游产品。江苏兴达是全国最大的钢帘线生产企业,如今落户广饶,与兴源轮胎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钢帘线生产企业——山东兴达钢帘线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年产10万吨钢帘线规模。并在开展钢帘线生产线智能化升级的基础上,实施10万吨/年胎圈钢丝、7.5万吨/年钢丝帘线项目,具有单体规模国内最大、智能化水平行业最高、产品质量国际领先、延链补链作用明显的特点,成为全国最大的子午轮胎骨架材料生产单体工厂,整体技术装备处于世界一流、国内领先水平。

“我们到广饶建设生产基地,能够与轮胎企业紧密接触,及时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与当地的轮胎企业开展商务和技术合作,这些也都有利于兴达不断做大做强。”公司党支部书记成少勇介绍道。目前,该企业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连续拉拨60万米不断丝,高于行业标准5倍以上。生产的钢丝帘线与当地企业生产的炭黑、橡胶助剂、轮胎模具等形成了完整的橡胶轮胎产业链,助力广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橡胶轮胎产业集群。

为了加快打造千亿级橡胶轮胎产业集群,广饶县坚持在产业链配套上持续发力,按照“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链融合、全价值链贯通”的要求,规划建设橡胶轮胎循环产业园,研究制定橡胶轮胎产业链图谱,精准实施了兴达金属制品公司10万吨/年胎圈钢丝、7.5万吨/年钢帘线等一批重大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有效提升了产业链上下游完整性、协同性,着力打造“20公里配套圈”,提升本地配套率。培育形成了以橡胶轮胎为中心,集钢丝帘线、炭黑、橡胶助剂、轮胎模具、轮胎胶囊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记者 庄洪鑫 通讯员 谭芳)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