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科技特派员下乡 打通乡村振兴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东营市现有盐碱地面积341.8万亩,占全省盐碱地面积的38%,土壤盐分含量从1‰至10‰自西向东梯次分布,是滨海盐碱地的典型代表,严重制约东营市农业农村发展。东营职业学院聚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围绕区域特色乡村产业发展科技需求,组建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基于盐碱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定点帮扶、技术培训等活动,将新技术、新成果、新动能送到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提供“才智”支撑,打通乡村振兴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一、建库护“芯”,打造盐碱地生态植绿奇迹

  科技成果转化驱“盐”化“碱”,创造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植绿奇迹。依托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东营试验站等科研平台,林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承担“黄河下游‘金箭’白蜡等新品种高效繁育与示范推广”“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耐盐植物品种筛选和抗盐种植修复关键技术”等科研示范项目,建设黄河三角洲耐盐碱树种种质资源圃1036亩,被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评定为“东营市耐盐碱树种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异地库)”,有效保护耐盐碱树种“芯片”,获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助力胜景林业公司、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三年增绿计划”,建设绿色生态东营,完成造林6700公顷;助力黄河口林农种植经济林1000余公顷。

  二、“良种+良方”,推广盐碱地牧草种植新科技

  组织科技特派员下乡送技,播撒盐碱地农业科技星火。牧草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深入参与中国科学院“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共同开展优质牧草筛选评价研究及耐盐碱牧草资源圃建设,合作研发盐碱地“良种+良方”种植体系,革新中重度盐碱地改良和种植方式,攻克盐碱地种质资源等“卡脖子”难题。以“良种+良方”关键核心技术为引领,实施项目研究成果、新技术由平台至企业、农业合作社、再到农户的梯次化推广新模式。

  耐盐碱种植与栽培技术培训和示范

  科研专家在田间地头传授优质牧草栽培关键技术,同步培养农业推广站技术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了农技人员、农民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极大提高了基层人员盐碱地牧草种植新技术的战斗力和示范带动力,强化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养。与初心(东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区域农业企业合作科技攻关,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指导种植甜高粱、燕麦草等11种耐盐碱牧草,筛选种质资源2000份以上,推广种植甜高粱等耐盐碱牧草5000余亩。

  三、本草留香,聚能黄河口乡村振兴

  依托山东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东营试验站,中草药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承担“十四五”山东省农业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研究项目,探索盐碱地林药间作新技术,创建了“科研+基地+专业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扶持中草药农业合作企业30余家。脱贫攻坚期间,服务团对口支援无棣县车王镇,向林农药农推广林药间作、盐碱地中草药种植等系列新技术,助力农户增收脱贫285户。新技术辐射黄河口及周边地区5万余农户,产生经济效益3亿元,支农成果被多家权威媒体关注报道。“山东大宗根茎类中药材生态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到对口扶贫乡镇进行中草药种植技术指导

  近年来,科技特派员下乡解决农业企业生产技术难题37项,建立农事服务清单200多条,开展盐碱地新技术新技能推广培训33500人次。2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团队获评山东省共产党员先锋岗,典型做法作为全省唯一由高职院校提报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被省教育厅推荐提报给省发展改革委,团队成员受邀前往英国、荷兰等进行了经验推广。

(赵春 于娓娉)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