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孙怀东,30年献血108600毫升、帮助520余人——热血,与黄河水共澎湃

爱东营讯 初春的风,在黄河边吹开新绿。

3月26日,是雷锋月最后一周,也是孙怀东每隔十四天捐献一次血小板的日子。从家门口坐152路公交车,沿黄河路一路向东,12站便能到达东营市中心血站。在这里,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采集、分离、还输,孙怀东第261次成功捐出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孙怀东今年56岁,是东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燃气热力执法中队的一名队员。在黄河边长大、被黄河水哺育的他,骨子里澎湃的是像黄河水一样的热血。自1994年至今,他已无偿献血273次、总量108600毫升、至少帮助过520人,在东营市无偿献血总量中名列前茅,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终身荣誉奖。

30年无偿献血273次

孙怀东与无偿献血“结缘”,是在1994年,距今整整三十年。

作为燃气热力执法中队队员,孙怀东和同事常常外出巡逻。单位距离当时的东营市中心血站很近,每次巡逻途中,都会路过血站当年的平房小院。从院子正门望进去,能看到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在里面献血。就是这个场面,让孙怀东对无偿献血产生了好奇心。

1994年夏天,26岁的孙怀东第一次走进血站,捐献了400毫升全血。几天之后,在血站工作的朋友告诉他,他捐献的血液已经检测合格,将在六周之内帮助到临床急需用血的患者。

“血能救命”,这让孙怀东自此找到了在工作之余能做的有意义的事。最初十年,他每年固定捐献两次全血,2009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和同事去血站机采科体验了一次血小板捐献,自此开始了每隔一段时间固定捐献血小板的日子。

与全血的6周左右保存期不同,机采血小板最长保存期为5天,因此,血站机采科每周都要有计划、有目标地采集,以保证全市医疗机构的血小板供给。而与全血的捐献过程不同,机采血小板需要分离出所需要的血小板,并将其他血液成分还输给献血者。这使得血小板捐献的时间相对较长,有时在椅子上一坐就要两个小时。

孙怀东自发成为全市无偿献血“备血队”的一员,每到关键时候“冲锋”在前,让他感受到了助人为善的快乐。

2015年春节期间,医院病患的血小板需求量很大,一篇关于东营血库急需O型、B型血小板的报道引发关注。孙怀东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捐献,短短5天之内,包括他在内的29名志愿者、热心市民共捐献54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有效缓解了临床用血压力。

今年大年初四,为了保证过年期间的血小板供给,血站机采科工作人员再次全员上岗采集血小板。孙怀东得知消息后,又第一时间结束在日照的休假,和家人驱车300公里赶回东营捐献……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全国无偿献血证”小程序上,记录着孙怀东无偿献血30年的数据。截至目前,孙怀东已无偿献血273次、总量108600毫升、帮助520余人。他也是东营市无偿献血第一个达到总量10万毫升的人。

黄河水滋养热血初心

30年,身高1.7米、体重130斤的孙怀东,相当于捐出了自身血量10倍的鲜血。身材并不高大的他,何以能迸发这么大的能量?这一切要追溯到父亲对他的影响。

孙怀东老家在垦利区垦利街道大三合村,是一个坐落在黄河岸边的小村子。黄河在村北冲刷淤积成大片肥沃的土地,村民在这里种植着小麦、玉米、棉花、地瓜等作物,全靠取黄河水灌溉。父母种地的时候,孙怀东便带着两个妹妹在岸上玩耍。隐约记得小时候,河里发现一个溺水的人,父亲冲下河用绳子套住对方的脚,把他救了上来。

十四五岁那年,一对农民夫妇从黄河大堤上赶着马车经过。马车上驮着整垛庄稼,突然失控倾翻在地,把农民的妻子压在车底。眼见妻子近乎晕厥,男人吓得大声呼救,恰好孙怀东的父亲和三叔经过,赶紧冲过去把马车扶正,一路把女人送到医院抢救。女人康复之后,她的儿子专程从县城找到孙怀东家,上门表示感谢。

有一年春节,大年三十晚上,正是灯火团圆,村里突然有人喊“着火了”,是一家人院子里存放的苇子不小心被引燃了。孙怀东一家循着火势赶去,一桶一桶挑水灭火,直到大火扑灭,脚上穿着的新鞋已经变成了水鞋。

也许是这些记忆,在孙怀东心里播下了一棵棵种子。就像老家黄河岸边天然生长的一棵棵苇草,被黄河水冲刷着、滋养着,在淤泥里深深扎下根去,质地变得柔软又有韧性。孙怀东喜欢老家的这些植物、这些庄稼,每次捐献血小板之前,他会连续几天吃一小把父亲种的花生——他和“备血队”的志愿者们交流经验发现,花生外层的红衣富含维生素,能够辅助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在维持血小板功能、增加血小板含量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

儿时的朋友们都没想到,当年那个身材瘦削的少年,30年来居然以一个人的“热血”帮助了至少520个人。就像老父亲对他的影响一样,对于自己所做的事,孙怀东并不擅长挂在嘴边,他更相信“行胜于言”,以至于儿子毕业之后,也主动加入爸爸的队伍,成了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

“我是个普通人,只是想尽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只要国家政策允许、身体允许,我会继续坚持献下去。”说这话时,孙怀东心中仍澎湃着热血,仿佛回到少年时,父亲下水救人,滔滔大河正从他眼前流过。

(记者 李晓琳 通讯员 张森)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