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经济日报》整版聚焦山东曲阜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8日讯 今天出版的《经济日报》在第12版全版以《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为题,聚焦山东济宁曲阜。文章称,曲阜是孔子故里、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曲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扛起使命责任担当,深耕人文沃土、赓续历史文脉,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资源,以文兴业、以文兴城、以文塑旅、以文化人,涵养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构建起多元立体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以下是报道全文↓

▲作为专门研究儒家思想的学术机构,曲阜孔子研究院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编纂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00余部。

▲曲阜孔府大成殿前每天都会举办祭孔展演活动,场面宏大、礼乐相和,跨越历史长河,再现中华“礼”文化之瑰丽。

▲曲阜孔子研究院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外国留学生展示刚刚制作好的竹简《论语》。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平台,体验基地以多种形式讲好孔子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切身体验、感受儒家文化。

▲观众在曲阜孔子博物馆序厅内参观。孔子博物馆积极打造孔子思想及儒家文化收藏中心、学术中心、传播中心,积极拓展社会教育活动,推动儒家文化转化落地。

▲曲阜孔府印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传统篆刻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设计了儒家经典等千余种主题、16000多种篆刻。

▲身着传统服饰的研学团队在曲阜尼山圣境七十二贤廊参观。曲阜深入挖掘儒家文化时代价值,创新推出9大精品旅游线路,配套形成了50余种研学体验课程。

▲位于曲阜的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孔子后人在讲授“家风古训”。学院创新打造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等“多元一体”的教学模式,持续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形式和政德教育教学方式。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东济宁曲阜市的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山东济宁曲阜是孔子故里、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曲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扛起使命责任担当,深耕人文沃土、赓续历史文脉,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资源,以文兴业、以文兴城、以文塑旅、以文化人,涵养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构建起多元立体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等重大活动的举办,成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广泛凝聚共识的重要纽带;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新三孔”成为文旅发展新地标,“文创、夜游、孔府菜、研学游”四大优势产业蓬勃发展,构筑文旅融合发展新矩阵;“相约黎明”“守护朝阳”“幸福食堂”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解决“一老一小”难题,“和为贵”基层调解模式实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婚学节寿丧”新礼仪改革推进新时代新礼仪融入生活,连续十年举办“百姓儒学节”,深入实施传统文化“六进”工程和“八个融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文化的力量,成为推动城市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感的不竭动力。

今年,曲阜将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文化战略,锚定争创全国一流文化名市“一个目标”,谋划“一轴引领、三片支撑”的两大布局,打造“四个高地”,更大力度突破尼山片区建设、深化文旅融合、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研究传播普及。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