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年”,看山东过年的仪式感

今年春节,来山东品美食、逛大集、看村晚

乡村忙年,感受热气腾腾的年节文化

“忙年”,在乡村是极具仪式感的活动。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人们逛大集、备年货、做年菜、贴春联、唱大戏,浓浓的年味儿从这些仪式感中弥漫开来。

丰盛喷香的乡间大席、文化味十足的非遗展演、一村一特色的“村晚”表演……这个春节,齐鲁大地的乡村文化在忙年仪式感中焕发着活力。

民间大厨忙烹饪

每天凌晨5点,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海二八宴大院大门被准时推开。烧水、煮肉、拌肉、出门买菜、安排当日菜肴烹制数量……聊城市级非遗海二八宴代表性传承人贾立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海二八宴大院自去年5月份开张以来,慕名而来的食客便络绎不绝,最近年夜饭的预订更是火热。贾立峰告诉记者,“目前,除夕到大年初五已经全部订满了,春节期间也有外送的订单。”

海二八宴菜肴以量多著称,有蒸方肉、蒸丸子、葱油鱼等共34道菜。过去老人祝寿、订婚等重要场合,主人都会召集附近的厨子做一桌海二八宴席招待宾客。如今这种乡村宴席扎根在了贾立峰的院里,由几位经验丰富的乡村厨师一起掌勺烹制。

制作这34道菜,只需要一天时间,但将散落在民间各家的菜肴系统学习传承下来,贾立峰却用了20多年。“只要打听到周边哪个村哪道菜最拿手,我就登门拜访学厨。”贾立峰回忆,“现在名声打出去了,也吸引更多的人了解乡村的民俗文化。”

年味儿,似乎永远与大席分不开,忙年的仪式感在一道道年菜的氤氲热气中有了具象化的表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村大席在保留传承的基础上被发扬光大,走上了更多人的餐桌。

糖醋黄河鲤鱼、千张肉、冰糖肘子、四喜丸子……万里黄河滋养出的丰盛物产,成就了黄河边淄博市高青县的非遗高苑大席。“快过年了,很多人都想尝尝家乡老味道,最近订单暴涨。”高苑大席第五代传承人杨长河告诉记者,“为了方便给外地顾客发货,我们改进了真空包装。除了省内,还有很多来自辽宁、福建等地的省外订单。”

非遗手艺人忙展销

1月26日,济宁市兖州区九州广场,“黄河大集”热闹非凡。在济宁市级非遗项目道勤五谷画代表性传承人王怀起的展位上,一件件用五谷杂粮粘贴而成的画作引得众人驻足。“这幅画叫《乡约》,制作材料选用了西米、芝麻、红谷子等近20种谷物。”王怀起指着一幅作品介绍。

元旦过后,五谷画的订单量增长了60%。“为了让产品形态美观、色彩持久,我们研究改进了五谷画的制作工艺,现共有11道工序。”他告诉记者,“用于作画的五谷不仅挑选配备极为讲究,还要经过药物熏蒸、包浆、增亮等,现在的月产量约为200幅,供不应求。”

除了忙生产,还要忙展演。近期,王怀起仅在兖州区就有八九场文化下乡非遗展演活动。“承载着民间智慧的非遗作品内容丰富,现在通过‘黄河大集’等展示平台,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些民间技艺的魅力。”王怀起说。

春节将近,乡村市集也活跃起来。在冬季“黄河大集”、庙会山会等市集上,非遗手艺人拿出看家本领现场展演创作,为当地百姓送上一道道非遗文化“大餐”。

聊城市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是远近闻名的非遗文化小镇,辖区内传统工艺东昌府木版年画、东昌府铜铸、东昌毛笔、东昌澄泥令人赞叹,文艺项目竹马舞、花竿舞独具魅力。近期,道口铺“黄河大集”成为这些非遗技艺的展示舞台,东昌府木版年画省级传承人郭春奎干劲十足,“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木版年画,大家都抢着来了解体验这种传统技艺。”

乡里乡亲忙“村晚”

“棚二代是咱新名片,扎根在家乡把梦圆。科技领先能闯敢干,家门口闯出一片天。”在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耿店村“村晚”的歌舞节目正在热火朝天地排练。舞台下,贾寨镇文化站站长赵玉国全神贯注紧盯舞台效果,指导演员们的表情和动作。

拿到节目单,记者看到这次耿店“村晚”分为四个篇章,包括相声、歌舞、诗朗诵、豫剧戏曲、唢呐演奏等多个节目。

据赵玉国介绍,自贾寨镇双河文化演艺队成立以来,坚持在元旦、元宵等节点进行文化演出。创意十足的节目展现原汁原味的乡村故事,观众看得起劲,队员们也演得起劲,贾寨镇形成了以耿店村为代表的特色“四季村晚”品牌。

除了演艺队外,一些年轻人也加入了“村晚”,00后张鹏宇便是其中之一。“我会吹唢呐,工作之余会参与村里的演出,能为‘村晚’出一份力,让我很有成就感。”张鹏宇说。

“今年春节,贾寨镇各村都有群众自发的演出活动,村民参与热情高涨,我们文化站基本不用操心了。”赵玉国说,“在双河文化演艺队的带动下,周围乡镇陆续成立了40多支民间演出队伍,乡村文化演出全面开花。”

群众当主角、上舞台,特色“村晚”成为山东各地最具仪式感的迎新春活动之一。东平县老湖镇渔家风情小镇举办老湖镇库区移民过大年联欢活动,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举办社区“村晚”,武术、歌曲、舞蹈等10余个节目轮番上演……据悉,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期间,我省广泛开展春节“村晚”大联欢等活动,各地将举办“村晚”640余场。

(记者 唐晓宁)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