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联手新图景 孕育发展新动能——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综合保税区)高端化工产教联合体成立

爱东营讯 劈波斩浪,东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航船正驶入新的壮阔海域。

锚定全市工业经济主战场目标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有高端石化产业集群内生产型企业49家,配套企业15家,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基本形成以港口为龙头,以芳烃、丙烯两大产业集群为主的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是全省首个拥有高端化工、新材料、现代海洋领域三个“雁阵形”集群的开发区,连续9年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综合实力居全国第6位,呈现高质量快速发展态势。

开发区的高速发展,有外部各种机遇的叠加,有区内外各类政策的带动效应,也有东营港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的拼搏。“我认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各类人才的重要支撑。”1月19日,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综合保税区)高端化工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上,市委副秘书长、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东营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郭学峰说。

当天是一个值得铭记的重要时刻。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职业学院、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和万达石化有限公司举行市域高端化工产教联合体四方签约成立,市直有关部门、科研院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联合体成员单位代表16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推进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共建高端化工行业美好未来。

为什么成立产教联合体?

——是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

高端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立足当下,更要展望未来。而放眼全球,任何产业的发展壮大,都有一支科研和技能队伍在背后贡献才智。面对激烈的市场考验,企业拼的不仅是资金、规模,更是包括科技水平、技能人才在内的“抢才”竞争。这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综合保税区)高端化工产教联合体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成立。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综合保税区)高端化工产教联合体的成立,实现了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多方协同的联合体,是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益探索。

从全市看,近年来我市聚力突破提升链条经济,优选8大产业20条产业链,全面落实“链长制”,“一链一策”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其中,突出抓好石化产业转型,实施PX及PTA等6个过百亿元高端化工项目,谋划推进中国中化山东化工原料基地、东营港PX上下游配套项目,拉长烯烃、芳烃两大核心产业链,加快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这是经济发展所需。

再把目光拉近到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自设区以来,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瞄准芳烃、乙烯、丙烯、碳四4大产业链条17个延伸方向建链延链补链,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提档升级,全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项目实施水平、科技创新水平。目前,各产业链条已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产业、企业、产品间的协同化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基础化工原料、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下一步,开发区计划在构建高端化工先进制造业集群上加力提效,加快推动炼油企业向化工转型,精准实施一批延链补链项目,推动鸿丰化学、亚通化学两大投资过200亿元的项目,促进石化产业高端提升、绿色升级,实现区内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工提质、新材料增量崛起”转变。

从学校层面看,东营职业学院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聚力“政行企校”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目标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职业技术大学,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产教融合共生的联合体,通过技术研发过程与人才培养环节的交融贯通,促进科技创新、产业体系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从企业看,作为产教联合体的万达石化集团,连续多年进入“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百强”,正围绕“减油增化”加快转型升级,形成了从原油开采、港口码头,到石油炼化,后续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新材料、橡胶生产,再到轮胎制造的产业格局,打造了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端石化产业生态圈,成为全国产业链条长且最完整的民营炼化企业之一,未来对技术技能人才和技术创新的需求只增不减。

从行业看,石化化工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的覆盖面广,关乎国民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尽管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但行业创新能力不足、绿色安全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而产教融合是适应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的重要路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处长马从越表示。

……

共同体的成立,热了开发区、职业院校,也让企业看到了春天。在成立大会上,与会各方纷纷看好这次“强强联合”,盛赞产教联合体是深化“政行企校”合作模式的“升级版”,将有助于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人才培养和充分就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高端化工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必将谱写出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产业联合体是什么?

——“政行企校”联手,80余家单位抱团

出身不凡,自然实力不俗。

此次成立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综合保税区)高端化工产教联合体,之所以被寄予厚望,源于其成员单位的重量级身份和不一般的定位:

——牵头单位有四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职业学院和万达石化集团共同牵头。其中,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作为全国石油、石化及化工行业的重要组织,在推动高端化工行业发展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定位的功能不一般:深化产教融合新路径,促进产教资源布局匹配,更好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资源与重大产业布局战略匹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高校科研院所云集:有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科学技术研究院、青岛大学东营研究院、沈阳工业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院所在内的23所高校职校院所。

——行业企业众多:有包括山东诺尔生物科技、神驰石化、威联化学、科鲁尔化学、赫邦化工、振华石油等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在内的59家企业。

正如马从越所说,高端化工产教联合体的成立,“将进一步增强政行企校的联动,能够有效解决各类院校人才培养与化工产业需求脱节问题,满足了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产业、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作为民营企业,亚通将借助产教联合体的平台,沿着高端化工、新材料等方向规划发展,加快推进总投资268亿元的绿色低碳高分子新材料、25万吨原油进口泊位配套仓储、中试实验室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企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样板。”东营亚通石化有限公司总裁杨磊表示。

作为成员单位之一的山东产研中科高端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综合管理部部长郭峰也认为对产学研融合是一次突破,“产教联合体打破了传统的‘企业出题,研发机构答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变成了‘共同出题,共同解答’,实现了真正的联合、融合、创新。”

产业联合体发挥哪些作用?

——推进产教融合,加快形成高端化工产业“新质生产力”

启于思路,胜于理念,贵在实干。

产教联合体成立后,未来将发挥哪些作用?众多与会专家给出了答案。

中国万达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尚建立表示,将充分依托产教联合体,发挥万达石化集团自身优势,“与联合体内的学校和企业密切合作,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面升级,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人才,共同探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东营职业学院工会主席毕玉海表示,联合体将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资源,“推进教育资源与重大产业布局战略匹配,进一步增强市域高端化工产业核心竞争力,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马从越表示,高端化工产教联合体的成立,“能够有效解决各类院校人才培养与化工产业需求脱节问题,满足了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产业、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我们将与中国石化联合会加强沟通,与东营职业学院加强合作,服务好万达集团等港区重点企业。”郭学峰表示,“开发区将协同推进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全要素融合,把高端化工产教联合体打造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东营港样板’和‘东营港经验’,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

无疑,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高端化工产教联合体的成立,进一步增强了政行企校联动,能够有效解决各类院校人才培养与化工产业需求脱节问题,满足了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产业、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这成了与会各方的共识。

成立大会现场举行了多场签约: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职业学院、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万达石化有限公司举行了市域产教联合体四方签约;东营职业学院与山东产研中科高端化工技术研究院就高端化工产业联合研发项目签约合作;东营职业学院分别与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万达石化有限公司、东营市亚通石油有限公司就高端化工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签约合作。

满怀光荣与梦想,肩负使命和责任。今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综合保税区)高端化工产教联合体将以“落实国家战略、打造人才高地、推进协同创新、聚合产业动能”为宗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人才培养和充分就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创新引领,加快形成高端化工产业“新质生产力”,建设成为高端化工技能人才培养高地、高端化工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高端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再出发,更广阔的征程已经开启;向前进,更伟大的胜利就在前方!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陈仕钊 张新锋)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