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书写幸福生活新篇章——我市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福祉筑牢社会和谐之本

爱东营讯 便民服务站、专线直通车、老年人活动中心、幸福就业服务驿站……走进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随处都能感受到这里发生的新变化。社区广场的露天舞台上,居民自发组建的秧歌队、锣鼓队正排练节目。欢声笑语中,村民自己创作的“三句半”道出了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杨庙社区好幸福,衣食住行大变样,天天都像在过年——真棒!”

好日子的背后是社区党员干部倾情为民办实事、扎根基层系民心的初心。正如垦利区董集镇副镇长、杨庙社区党委书记张麦荣所说:“我们正努力让社区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越来越大,让乡亲们的生活更好,更有奔头和干劲。”

从全面完成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从就业“饭碗”端稳端牢到生活收入不再发愁,从座座新校拔地而起到孩子上学不再犯愁,从医疗服务深入社区到“足不出户”看病拿药……全市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抢抓“支持东营探索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重大机遇,坚持统筹谋划、注重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实现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路径,努力在打造共同富裕省级范例上走在前、作表率。

开展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让百姓劳有所得

室外冷风习习,但广饶县广饶街道晟南蝴蝶兰繁育中心的种植基地内却温暖如春,数万株蝴蝶兰竞相绽放,娇俏艳丽。工作人员忙着装盆、打理,准备销往周边市场。“现在处于花期的有20多个品种,我们集中对它们进行组盆,送到各大商超销售。”繁育中心总经理张国胜介绍,“现在通过手机就能实现对这三个大棚的管理,温度一旦过高或过低,手机就会自动报警,过高便会自动启动风机降低温度,过低就会自动启动热泵升温。”目前,中心建有花卉育苗日光温室8栋,主要以蝴蝶兰、凤梨、月季等花卉育苗为主,年产蝴蝶兰成品苗20万株。

近日,随着新一批1000多只黄河口雪花羔羊的成功繁育,利津县黄河口滩羊产业园倾力建设的肉羊产业研发平台实验室首期设备也同步投入使用。作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山东肉羊产业第一镇,利津县盐窝镇投资28.6亿元,倾力建设了黄河口滩羊产业园,规划建设全国单体最大的标准化养殖园区,聚力打造百亿级肉羊产业集群。通过一系列科技引擎和支撑,黄河口滩羊产业园发展不断提速,目前园区内肉羊存栏量达150万只,年出栏量突破300万只。 全产业链年产值达60亿元。

这都是我市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安居富民”答卷的缩影。有活干有钱赚,让百姓生活更安心,我市主动对标对表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搭建共同富裕目标体系,研究起草《东营市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方案》,谋划了33项重点工作任务和21个先行先试重大事项,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四新”经济和数字经济攻坚突破的实施意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专项工作方案》等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同时筛选具有推广价值,代表全市特色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共同富裕示范点36个,包括示范村12个、示范社区10个、示范工坊4个,产业带富、文旅促富、就业创富、公共服务享富、社会治理助富专项示范点10个,开展多维度、多方面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为全市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我市还着力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积极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出台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的20条措施,组织社会招聘186场、校园招聘87场,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11555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实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和沉睡资源盘活行动,拓展农村土地经营权和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权能,实施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三年行动和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积极探索推广土地托管、租赁入股等模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工代赈”项目14个,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着力丰富公共服务供给,让政策落地惠民

杨庙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里,医保、税务、民事纠纷调解……92项政务服务窗口整齐排列。目前,中心共有11个智能公章机。居民需要盖章时,只要在手机上提交用章申请,村干部、相关职能部门、社区通过电脑或手机APP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就能到公章机上自助盖公章。“以前要花费大半天时间到镇上办理的业务,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几分钟就能办完。”董集镇杨庙社区工作人员李晓杭介绍,社区目前推行的智慧公章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让优质服务下沉到百姓身边,不止于此。市委、市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用真心实意地付出、真金白银的投入,描绘出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和谐画卷。

东营区文汇街道居民李长锋搀扶着老伴走进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营区人民医院医生张金令仔细询问、检查老人的身体状况后,为老人开具了治疗慢性病的药品,还不忘叮嘱老人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过去到东营区人民医院看病,从出门搭车到排队就诊,再到拿药并坐车回来,没有个大半天时间完不成。现在区里的大夫每周三都到社区来,省时省力也省心!”李长锋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东营区依托各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卫生服务站点设置38个“名医基层工作站”,25名区级医疗人员下沉社区,定期送医到居民身边。

看病就在家门口、孩子能上好学校、走遍城乡路路通、居家养老不发愁……过去人民群众的各类“急难愁盼”,如今日益成为他们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又似柴米油盐融进了寻常生活。我市着力丰富公共服务供给,扎实办好城乡既有建筑保温节能改造、改善城市水环境等15件民生实事;深入实施教育提质、健康促进行动,年内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午餐、中小学教室护眼灯全覆盖,120呼救定位系统建成投用。全力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创全省“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加快推进市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同时,我市着力强化社会兜底保障,积极推进个人养老金全国试点。在全国率先探索医保支付方式(DIP)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全民医保行动。深入开展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创建,率先建立急难救助帮扶体系,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居于全省前列。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让幸福触手可及

书写“安居富民”美好答卷,不仅是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还要为每位市民创造平安和谐、舒心幸福的环境。

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持续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坚持“智治”与“善治”同频共振、“安居”与“宜居”双向发力,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如果说社区是个大家园,那么网格就是群众生活的“小空间”。近日,东营区史口镇南四村网格员刘春祥又来到了独居老人李大爷家中,陪他聊天唠嗑,仔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及生活情况,认真检查老人家中是否存在用火、用电、用气等安全隐患,以实际行动温暖辖区独居老人的心。史口镇积极组织网格员入户走访,敲开独居、空巢老人家门,定期送上关心,让辖区老年群体生活得更安心、更放心、更暖心。

创新社会治理,协同联动多方发力,东营大地处处都有新实践: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以淮河路商圈为试点,成立全国首个专属网格工作委员会,创新并深化“1+3+N”工作模式,依托群众自治化解专属网格内各类矛盾,努力探索党委领导、商户“当家”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打造“枫桥经验”商圈治理升级版;垦利区在全市率先提出服务群众“三晾晒”,即:晾晒网格员身份、晾晒网格员职责、晾晒网格品牌,从理顺体制机制到提升队伍战斗力,跑出网格改革“加速度”……

我市还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百姓宣讲,组织网络文明宣讲进高校活动,开展“五为”志愿服务,选树“五好文明家庭”100户。实施“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10处“城乡书房”、15处社会文艺组织培育基地,完善32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民生的接力棒不断传递,一幅幅温暖幸福的民生图景正在东营徐徐展开。

(记者 商雅雯)

责任编辑:赵鹏飞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