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 以美育人——专访利津县高级中学美术教师 韩长青

爱东营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美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记者:请您谈一下对新时代美育的看法?

韩长青:过去,应试教育更重视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就无从谈及对审美主体的个人体验与美术表现能力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现在国家提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审美情趣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一直以来都注重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养成为真而画,而不是为美而画的习惯。

记者:小学、初中的美术教育与高中的美术教育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

韩长青:是的,还是有挺大不同的。小学、初中的美术教育,侧重于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培养孩子认知和自我理解的能力表达。而高中的美术教育是初中教育进一步的深化,除了对绘画能力的要求提高外,还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绘画的知识储备和鉴赏能力。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讲解,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美术作品其实涵盖了很多知识,与文学、数学、历史、政治等多个学科都有联系,比如,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画家并不是简单地描写一位女性的面貌,而是把她作为一个刚从中世纪的宗教束缚和封建制度下解放出来的新女性来刻画。画家敏锐地抓住对象一刹那间的微笑,娴静而端庄的姿态,一切细节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精神美。这时候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联系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欧洲国家的制度、民族特点以及历史文化等。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和解读画家刻画蒙娜丽莎端庄安详的神态和极为神秘含蓄的笑容以及生动展示出的人物的精神美,进而更深层地领会到美术作品的内涵。

记者:利津县高级中学是如何通过美育提高综合素质,追求全面发展的?

韩长青: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提到,“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路,是德育的基础功夫。”卢梭说:“一个人有了审美能力,就能不知不觉地接受不同的有关美的观念,也就会接受与之有关联的道德观念。”一个人具备了较好的审美能力,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自身的道德品质也可以相应提高。美育能让学生发现世界美、祖国美、民族美,发扬优秀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素养和德育品质。

利津县高级中学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办学理念,围绕学生核心素养,面向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坚持走“多元发展,特色办学,全环境育人”之路,是“让花成花,让树成树”的有效实践。多元发展,让花和树恣意、舒展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或花香四溢,或伟岸挺拔。我们学校有优秀的美术教学团队,以集体备课、教研、听评课等形式,共同讨论新课标和大单元教学,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的教育,以美正向引导学生,以美育人。另外学校每个年级的美术学科组以“社团、课堂、比赛”为支点,在按课标进行常规美育教学的同时,用小型化、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展开个性化培养,努力让美的种子根植在每个同学心中。量身定制社团训练内容,每周组织同学们在美术室训练基础能力。由于同学们对美术兴趣浓厚,有部分同学还具有一定的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绘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记者:您认为美育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韩长青:王国维认为:“人心之知情意三者,非各自独立,而互相交错者。”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活动,能更大程度地调动人的情感和主观能动性,开发人的创造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中美术教育不再只是传授技法和表现形式,而更需要将艺术知识应用于情感沟通和生活实践中。高中美术教育作为一种以人文素质和艺术审美能力培养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形式,其教学内容和方式逐渐被开放和多元化。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将情感教育融入高中美术教学可加强学生对艺术作品、社会现象与人类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身及身边的事物,从而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与家庭及社会交互的能力。

(记者 李玲)

个人简介

韩长青,利津县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得县委、县政府嘉奖。2016年指导学生在山东省教育厅第七届“新华书店杯”摄影比赛中荣获高中组二等奖;2015年指导学生在全市“寻访红色足迹”活动中荣获高中组摄影比赛一等奖;2023年指导学生在全市“教育礼赞”师生摄影作品比赛中获三等奖。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