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近年来,垦利区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坚持守正创新、丰富内涵,不断培育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
“过去和许多地方一样,村里有村民去世后都是在自家田里土葬。每到清明节,还有烧纸钱的,一不小心就会引起火灾,隐患极大。但自打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全村推行火葬,丧葬陋习和铺张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绿色殡葬逐渐深入人心。”胜坨镇宁家村郭振好说道。
树立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垦利区坚持将移风易俗工作全部纳入各村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实现全覆盖,每年举办2次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推进队伍专业化、科学化建设。建成了公益性公墓(骨灰堂)24处,并按照全区人口规模等,把规划编制到2035年。
垦利区采取多种措施,加之多种形式宣传,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哪些是提倡的,哪些是反对的。“崇尚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轻财重礼是现代社会文明风尚。”郝家镇妇联主席孙世花从身边人积极践行移风易俗的典型案例讲起。垦利区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通过宣传、宣讲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保留“人情味”、遏制“人情债”。
垦利区在治理陈规陋习的同时,创新引导方式,丰富活动内容,邻里守望、敬老爱幼、家庭和睦等新风尚在乡村蔚然成风。前不久,垦利区表彰了一批“好媳妇”“好婆婆”。“我很珍惜这个荣誉,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越来越幸福。”垦利区胜兴社区的宋盼盼被表彰为“好媳妇”,她敬老爱幼,得到了左邻右舍的认可。垦利区还评选了美德信用模范、美德信用商家,向上推树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好人、东营市道德模范、最美东营人等先进典型。以德治润人心,以小家带大家,一位位榜样人物,让广大村民见贤思齐,在乡村营造出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小品小戏、主题诗歌、戏曲……各种文艺节目在垦利区“邀你上村晚”中精彩上演,集中展示了一批移风易俗典型案例,一个个扎根生活的生动故事,深深打动了观众。垦利区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德等文化因子,孵化出一批主题小品、曲艺等优质文艺作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正能量。
德化人心,好氛围凝聚向心力。垦利区从典型宣讲到新媒体平台,从荣誉表彰到文化作品创作,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不断扩大主流阵地,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村民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理,成为乡亲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记者 商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