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出炉 山东如何有效“给力”民营经济?

2022年度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出炉。记者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经自愿申报、各市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济南市历城区、青岛市城阳区、枣庄市薛城区、东营市东营区、烟台市芝罘区、青州市、济宁市任城区、荣成市、日照市东港区、乐陵市、冠县、无棣县等12个县(市、区)被评为2022年度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开展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综合评价,旨在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在全省打造一批经济增长快、产业结构优、发展环境好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综合评价充分考虑各地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和优势,既强调发展现状,又兼顾成长潜力,截至目前,山东已开展了三批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共有34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入选,形成了一批特色明显的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

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也是山东在全省形成多极引领、多点支撑、协调联动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手段之一。山东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尤其今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被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书记、省长挂帅担任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双组长”,全省各级各部门一体推进“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2023年十大专项行动和16条助力中小微企业工作措施形成紧密衔接、功能完备的“1+N”政策体系;214项政策延续执行,新制定推出100项针对性政策,涉及财政支出1311.1亿元,有力地稳定了市场预期、提振了企业信心。

来自山东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34405亿元,同比增长5.3%,但同时,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要素资源制约趋紧等困难压力。山东将有效打通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的“最后一公里”作为施策重点,帮扶民营经济轻装上阵。

如今,从“省长信箱”,到“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企业家诉求专区”,再到企业家直通省长公开号码(96178),企业可多渠道反映诉求。尤其在建立“2115”快速响应和涉企诉求政策专员制度后,企业诉求办理速度全面提升,今年以来全省12345热线共受理各类诉求超4000万件,省“接诉即办”平台共受理企业诉求4.74万件,服务满意率超99%。瞄准企业用工难题,山东分行业、分领域组织开展各类专场招聘607场,参加招聘企业2.7万余家,帮助招聘人员超过14万人,而为破解外贸出口难题,山东加大外贸企业出口信保、汇率避险担保试点以及鲁贸贷等政策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参加展会。充分发挥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作用,帮助外经贸企业纾困解难,目前平台注册企业3万多家,累计解决问题3500余个。

建制度与优环境有机融合,为山东广大民营企业激活内生动力、做强核心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民营经济发展正呈现出一系列积极变化。数据显示,今年山东新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716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89家、“小巨人”企业299家、瞪羚企业654家、独角兽企业3家,总量分别达到13530家、16075家、1032家、2232家、27家,民营企业优质主体规模不断扩大。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记者 付玉婷 报道)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