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创”答卷①|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山东力量

编者按: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盛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年前,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在孔子研究院发表了重要讲话,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年来,山东牢记嘱托,积极推进文化“两创”,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特别推出“两创”答卷系列评论,以路径提炼经验,以成果剖析干法,为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推动文化“两创”汇聚共识,为现代化强省建设凝聚精神动力。

海报新闻评论员 王红妮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并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号召的第十年。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0年来,山东立足于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的比较优势,扛牢文化强省建设使命担当,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守正创新,华丽蝶变。10年来,山东深耕人文沃土,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提升,文化“两创”结出了丰硕成果。从挖掘呈现“山东文脉”、组织编纂《齐鲁文库》,到建设中华文化体验廊道、深化细化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加强以诚信文化为基础的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到实施重点产业项目,一手抓“山东手造”,一手抓“山东智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入物质生产生活、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规范等方方面面,文化山东充分彰显人文特色和时代活力。

交流互鉴,融合发展。10年来,山东致力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比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成功举办九届,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再比如,“好客山东 丝路情长”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走出国门,全面立体展现“好客山东”国际形象,在海外掀起“齐鲁文化热”。搭建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齐鲁文化魅力远播四方,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以10年为期,全面总结展示山东文化“两创”的标志性成果,既是总结经验,也是开拓未来。一年一年抓下去,一件事一件事做下去,夯基垒台,积厚成势,在山东这片人文沃土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能迸发出更加澎湃的活力。

(海报新闻)

责任编辑:小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